-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材线虫病对林业影响评估及防控措施
松材线虫病对林业影响评估及防控措施
摘要:松材线虫病有“松树癌症”之称,对于松树的危害是毁灭性的,对我国松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省是松材线虫病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松材线虫病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了若干防控松材线虫病的管理措施,供有关林业部门参考。
关键词:松材线虫;评估;防控措施;检疫监管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毁灭性病害,有“松树癌症”之称,具有发病快、危害大、难防控的特点,松树染病后40天就可以死亡,国际和国内均将其列为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黑松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多个省市及地区均有发生。松材线虫的传播扩散已对我省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本文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 PRA)原理为依据,评估了松材线虫病对林业造成的影响,进而给出了相关的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供有关林业部门参考。
1 风险评估
1.1 地理和管理标准
松材线虫在我国分布有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台湾和香港等地;国外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松材线虫病在我省符合1997年FAO修订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确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且尚未在该地区存在,或虽已存在但分布不广并正在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因此,松材线虫病在我省是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理和管理标准的。
1.2 传入的可能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日益频繁,特别是从日本和美国输入的物资不断增多,松材线虫传入的可能性也越大。据国家动植物检验检疫局统计,从1998年8月至1999年10月,已经72次从美国和日本进境货物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松材线虫。我省内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铁路两旁大多为成片的松林,过往省境的松类植物及其产品中的松褐天牛可能将松材线虫带入。
1.3 定殖的可能性
1.3.1 寄主
松材线虫主要寄生松属Pinus植物,据日本、美国和中国调查和人工接种研究,松材线虫可寄生57种松类树种,还有雪松属Cedrus、冷杉属Abies、云杉属Picea、落叶松属Larix和黄杉属Pseudotsuga等13种其它针叶植物。这些寄主植物在我省广泛分布。
1.3.2 适生性
松材线虫是抗逆性很强的线虫种类,当缺少食物、温度下降,环境条件不适时,松材线虫就形成耐饥饿、干燥和低温等不良环境的扩散型3龄幼虫(LⅢ)和持久型4龄幼虫(LⅣ),松材线虫在日本、中国的发生危害情况充分证明这一点。它可以进入远离松材线虫原地理范围的生态体系,适应不同的寄主树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及不同的气候条件。此外,DNA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基因库具有可塑性,在环境选择压力下可逐渐增强对抗性树种的适应性,最终使寄主失去抗病性。
1.4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
1.4.1 传播途径
自然条件下的传播途径有3种,即通过线虫本身的移动、植株与植株间传播和媒介昆虫。线虫本身的移动每年仅30cm左右;植株间的传播是在密度较大的松林中,通过病株与健康株根部接触、愈合而传播,传播范围有限;通过媒介昆虫的活动传播是主要方式。
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昆虫在中国主要有4种,即松褐天牛、云杉花墨天牛M.saltuarius、褐梗天牛Arhopalusrusticus和椎天牛Spondylisbuprestoides。以松褐天牛的传播效率最高。据日本报道,松褐天牛平均携带量为1.8万条,其中最多的一头达28.9万条。但松褐天牛在林内自然飞翔的距离不足200m,自然扩散相对距离是有限的。
人为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感病松类植物活体(包括苗木、盆景、松树等)、松木及其制品(包括包装材料、家具、电缆盘等)的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目前我国松材线虫病的新疫点主要是通过病材及其制品的运输产生的。
1.4.2 中国缺乏松材线虫的天敌
松材线虫起源于北美大陆,由于与寄主植物、传播媒介和自然天敌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并不引起严重危害。而当松材线虫传入新地区后,如亚洲的日本、中国,由于缺乏天敌的制约,导致其流行猖獗。目前,在中国有关松材线虫天敌的报道是很少的,虽然在局部地区发现松材线虫的天敌存在,但天敌的种群不足以构成对松材线虫危害的控制。
1.5 潜在的经济和环境重要性
松材线虫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林业上特大的毁灭性病害。在国外,日本是受松材线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全国已有25%的松树感病,47个县中的45个县发生病害。病害在日本分布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