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农民工“冠军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0后农民工“冠军路”

80后农民工“冠军路”   1987年出生在即墨市灵山镇的杨敬双,年龄不大,却是一个有着近9年工龄的“老师傅”,培养了几代徒弟;学历不高,却是一个众多光环于一身的“金牌工人”。作为第二代农民工,他身上没有浮躁,也没有自我主义,有的是新生代独有的勤奋与敬业。   一线上成长起来的冠军   “千人纱、万人布”。作为一名挡车工,杨敬双是青岛市数以万计的纺织工人中极为普通的一员。如果不是2011年获得“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竞赛冠军”、“全国技术能手”,2013年被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他也许至今默默无名。   在挡车工行业里有个不成文的标准:要当好一个挡车工,从不懂到懂,要花1年的时间;从懂到精通要用三四年时间。杨敬双就是在这样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2004年8月,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的中专生杨敬双应聘进入即发集团颐和公司,他没能从事管理工作,而是做了挡车工。“刚进厂时,玩心重,工作并不积极,”杨敬双有些不好意思:“别看我现在一个人能操作9台双面罗纹机,全年无疵点;刚出徒那会儿,我只能操作3台单面机,最多的时候出过好几匹疵点布呢。”   命运的转折往往就因为一两件小事的刺痛而改变。2006年,即发集团组织工人们进行技术比武,有些成绩好的工人直接晋升为管理人员。当时杨敬双的成绩很一般,眼看着昨天还一起在一线工作的工友们调到了管理岗位,“学无所用”的懊悔不已。而恋爱的他,也更加体会到男人责任的重要性。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在岗位上干出名堂来!从此,但凡即发集团内部评优,杨敬双一次也没落下。“杨敬双获得的奖状有十几本呢,”妻子邱丽华高兴地比划出奖状摞起来的高度,“有先进工作者、优秀技工、全年产量最高奖……其中有两年还是全年无织疵。”   全年无织疵,意味着全年没有废品布,举例来说也许会更形象些。一匹布20公斤,1个疵点约占布长20厘米,约200克,1公斤棉纱价格约37元,1个疵点、200克布约为7.4元;每天一个班的一个挡车工能纺20匹布,如果一匹布出一个疵点的话,20匹布共有疵点布4000克,成本约为148元。也就是说,挡车工织布时一匹布少织一个疵点,就为公司节省7.4元;一天就为公司节省148元。但是,如果挡车工工作不严谨,不仅是出疵点多,消耗的生产成本多;如果疵点超过15处,整匹布就是废品布了。   练技术曾急哭过   一线挡车工劳动强度大,像杨敬双目前操作的双面罗纹机,一般挡车工能同时操作六七台就算多的了,但他却能同时操作9台。一台双面罗纹机上有60多个线轴、3800多根针,9台机械就是540多个线轴、3万多根针。车间里考量一个挡车工看车的多少,会综合考虑他的产量、质量、机车运转率等条件,这就要求杨敬双在操作的过程中,既要及时换纱、及早发现断线和织针坏了等情况,还要保证机台卫生,防止线头织到布里,同时还要把织好的布送到验布室检验,没有一定功夫绝对做不到。为此,杨敬双还练就了一副好手感,光凭手感摸针,他就能挑出规格和其他的针不同的那根针,但针和针之间也许只差零点几毫米。   为了提高操作效率、降低次品率,杨敬双几乎请教遍了周围的老同事,除了看同事们的操作,他还自己琢磨着改进,并为自己规定了织布的“五不断”,即:从辨纱、穿纱、换针、挂料、落布等每一个操作环节入手,不断地观察,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揣摩、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他熟练地独立进行诸如两路穿纱、套布、换针、辨纱、接尾纱等技术操作。现在,杨敬双能娴熟地同时操作9台以上织机,比一般挡车工多操作4台。从操作2台车到9台车,杨敬双凭借平日练就的扎实基本功,以极强的责任心和辛勤劳动,每年完成的产量全公司最高,合格品率达到100%。   殊不知,为了练技术,杨敬双甚至都急哭过。那还是刚出徒不久,有一次,杨敬双织的布上出现了散花针,这种疵点最不容易看出,1米宽的布面上会出现类似于小米粒似的不规则的或纵向的小空隙,隔了几米才出现一个,杨敬双停机检查,却总也找不到准确的疵点位置,急得他眼泪都掉下来了,但倔强的他坚持自己找到疵点。有段时间,杨敬双挑错纱总是失误,为了要把成分、细度不同的纱线挑出来,他就下班后,呆在车间里端详着找门道,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在说跟挑错纱有关的梦话。   能吃苦耐劳,综合能力强,80后杨敬双在一线工作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首次比赛手抖得像摇铃   杨敬双是个有些腼腆的小伙子,说到自己的成绩,都会脸红。但回想那次全国比赛,他仍历历在目——这是纬编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技术大比武。虽然在选拔赛中,杨敬双一直是即发子公司——颐和公司、即发集团、即墨市、山东省的冠军,但他和第二名的成绩一直相差毫厘,省里的第二名与他只相差0.03分。等到了江苏江阴全国的比赛现场,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强手们,杨敬双不免有些紧张:“咱们不具备主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