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认知语言学中诗歌隐喻研究.docVIP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诗歌隐喻研究.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诗歌隐喻研究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诗歌隐喻研究   摘要:弗罗斯特说,“诗就是在翻译中所丧失的东西。”这句话道出了诗歌翻译的艰难,成为诗歌不可译的代表,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歌在语言上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隐喻的修辞运用。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隐喻研究,不再单纯纠结于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寻找连接点,而是以具象的事件或经验来理解和体验抽象的事件或经验,隐喻是人们普遍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怎样从认知角度来理解隐喻、赏析诗歌是本文的重点。   1.语言学下的隐喻发展   1.1 传统语言学下的隐喻研究   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有两个基本认识。一是隐喻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二是作为一种纯语言现象,隐喻是可有可无的,即如果说话人想要表达什么,他总可以找到不用隐喻、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如果他选择使用隐喻,那仅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修辞或交际效果。但是,这些都仅仅是从修辞等方面对隐喻进行的研究,并未触及我们应怎样通过它来理解语言,即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语言。   1.2 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研究   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很多学者开始从隐喻的认知价值以及隐喻作为在文学批评、心理学和语言学等角度上的认知现象来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这些成果归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隐喻的普遍性。隐喻无处不在,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而诗歌隐喻只是在日常隐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实际上还是一种对日常隐喻的运用。   二是隐喻的人之本质。隐喻不是简单的修辞格,而更确切地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   三是隐喻的系统性。一个隐喻概念会发生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而不同的隐喻概念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和思维。   2.认知语言学中诗歌的隐喻研究   2.1 研究现状   认知语言学对于隐喻本质的重新认识使不少人开始探索从认知角度认识隐喻,Lakoff和Turner就是其中的代表。Lakoff认为,那些被看作是经典的隐喻理论错在它们试图找到语言中控制隐喻使用的一般规律。隐喻语言的源头存在于思维中,在概念体系的组织结构???。隐喻被认为是基本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将经验和外部世界概念化的基本图示。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重视人类身体和感觉运动经验在认知和语言方面的作用。   在谈及诗歌隐喻时,Lakoff首先明确了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的不同。前者是简单隐喻,直接由人类的体验获得,如:“多是上”(MORE IS UP);而后者则由许多基本隐喻组合构成,诗歌中的隐喻便属于这种。   从总体上看,研究者们对诗歌隐喻的研究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试图通过隐喻寻找作品中的意象图示或揭示某一作者的隐喻模式,或借助作品中所创造的隐喻来认识诗人所处时代的人们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不论是哪种,都为我们剖析作品、发掘诗作的隐喻体系提供了帮助。   2.2 诗歌中的隐喻分析   诗歌的内容、思想通过隐喻体现,二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样的,而诗歌中的隐喻往往通过一定的意象来实现,即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象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相结合,使其具有隐喻的特征,从而与人们的认知和经验相结合,在头脑中产生与之相联系的概念或意义。这种概念或意义会因为人们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以弗罗斯特的诗为例。他的诗歌多以新英格兰乡村生活为背景来描写自然风光和田间劳作,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看似通俗却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带给读者视觉和心灵上的审美愉悦,而这些感受主要是通过诗歌中丰富的隐喻来实现的。他曾这样阐述诗歌与隐喻的关系:“诗简直就是由隐喻构成。每首诗在其本质上都是一个新的隐喻,不然就什么也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诗都是同一个古老的隐喻。”隐喻的使用在丰富诗歌语言、帮助理解的同时也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诗歌进行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例如,The Road Not Taken这首诗就是紧紧围岔口上的两条路展开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歌赏析是也应考虑面临选择时自身的心理变化。诗的开头呈现出这样的情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读到这儿的时候,读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亲身体会,很容易把对路的选择与人生道路的选择相联系。在这里,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