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高式熊艺术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零后高式熊艺术人生

九零后高式熊艺术人生   2013年10月22日,在西泠印社成立110年的庆祝大会上,当四位年届望百的老人在如雷的掌声中依次起立向数百位社员挥手致意时,人们发现已经93岁的高式熊依旧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再配上他一张富有雕刻感的外国人的面孔和充满着童真的笑容,丝毫看不出一个鲐背之年的老人应有的老态与暮气。   而在平常的日子里,无论他走在哪儿,抽烟聊天,谈艺术谈摄影,总是伴随着欢声笑语。作为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上海文史馆研究员和蜚名艺坛的篆刻书法大家,无论与谁交流总是保持着他特有的谦逊与幽默,在和年轻人交流书法与篆刻艺术时,他总是说:“年轻人不要写这种老气的字,老年人是没有办法才写成这样,年轻人要写出自己的活力。”   他说,别看我已经90多,但是地地道道的九零后。   书家 玩家 大家   见过高式熊现场挥毫泼墨或是拿起刻刀篆刻的人,都会对??那种沉潜忘我,对每一笔都聚精会神的大家风范印象深刻,甚至念念不忘。而在女儿高定珠的眼中,父亲喜欢与年轻人交流,思想与时俱进,但也爱“顶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要么不学,要学就要认认真真。”   这种言传身教的家风并非没有根源,在高式熊的记忆之中,作为清末进士和翰林太史的父亲每天早饭过后经年不辍地练习书法的身影,也一直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之中:“每天四张,两张楷书,一张隶书,一张篆书。”甚至连纸张的大小都历历在目,说着时还对着记者随手比划着。   而父亲高振霄的这个习惯,自九岁开始念书时起,也被他一直保留至今。“就是抄《说文解字》,篆书50个字左右,每天都写。草书一张,小楷一张,每天上半天写字,下半天读书……”这也为他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奠定了扎实而雄厚的基本功。   与父亲那种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操守和耄年励学的学者风度不同,高式熊母亲则在他的少年时代便花十几块钱给他买了一个蔡司伊康的照相机。尽管这件宝贝不久就被朋友借走,从此不知所踪,但却从此也种下了他作为一个大“玩家”的种子和性情。   成年以后,高式熊进入了上海维纳斯电工器材厂。当他意外地发现老板也喜欢玩照相机,看到了他500多块的高档相机,又因事向他借而未果之后,他便发誓:“无论如何自己也要买一个好照相机,哪怕卖掉皮袍子也要买!”   这是在上世纪60年代,当照相是绝对奢侈的环境中,他已经拥有了三个照相机。而在电影《万水千山总是情》中,因为他的外国面孔也曾经被拉去客窜过一个国外摄影师的角色,手中的道具便正是自家收藏的上世纪初产的柯达格林福照相机。   到得如今,在以收藏相机和专业级的摄影而闻名当今艺术界的高式熊,连自己收藏过多少名牌的照相机都已记不清了。“我的包里,至少要放一个照相机。莱卡我有三四个,佳能5Dmark2,日本所有的好照相机我都摸过……好照相机,可遇不可求的。”   事实是不只照相机,他玩并且一玩就玩出了名堂的还有音乐和音响。   他的吉他老师是改编过《春江花月夜》、在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小提琴的柳中尧。他在所参加的“平口琴会”中成为了负责电口琴、电风琴、电吉他部分的成员,曾经和葛朝祉、周小燕等专业名家同台演出。   2006年出访洛杉矶时,当他说起平·克劳斯贝的某支名曲是吉他伴奏的时候,直惊得美国人一脸诧异。他回家找出那张伴奏碟,还有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伴奏碟,“家里的音响功放必须自己组装。”“好的伴奏,有劲!听上去骨头也酥脱了!”   在私营维纳斯厂并入国营的电影机械厂后,他又成了录音机组的电讯工。当时的录音机,用的是与电影胶片一样尺寸的35毫米宽磁片,与之配套的录音,不管是原始录音还是录音棚录音,要求都相当高。试音,最常用的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与外界听到的声音根本是两个味道。他空着手进门,好多个喇叭同时试音,他讲得出任何一个声源出了什么问题。有一次,在美琪大戏院听邓丽君歌曲演唱会,他乍一听就说“有问题,音响没调好”,音响师马上跑去补救,不一会儿,一旁懂行的朋友赞叹“听上去完全不一样了。”   或许正因如此,在他女儿高定珠的记忆之中,“小的时候,父亲并没有要求她学习书画、篆刻、印泥制作等,倒是学了一些摄影、吉他等其它技能。”尽管已年逾鲐背之年,但“他与时俱进,十分谦逊,看到别人写得好的字就认真学习,每天都是如此。”   他的书法也得到了众多业内名家“注意传统的继承,但不守旧,敢于有所创新”的评价。有些圈内人士也看出,高老到了近几年,字也有所变化,且越写越好。而在一位记者问他“你作为(书法)海上名家,书法老前辈对后辈是不是说点什么”时,他几乎是脱口而出:“我不是什么大名家!”   师友 篆刻 印泥   1941年,当20岁的高式熊走进张鲁庵位于如今上海市重庆路石库门片区内的家中时,看着他所收藏的三大屋的印谱和名家印章时,不禁“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张鲁庵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