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树实生苗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松树实生苗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防风固沙力度的加大,樟子松苗木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民繁育樟子松实生苗的面积随之增加,但农民对樟子松苗的病虫草害管理植保经验严重缺乏,造成农民育苗过程中出现大量死苗现象,农民损失惨重,本人用三年时间田间走访,观察并作大量药剂试验,总结出松树苗实生苗的各种病虫草害的管理方法,以便指导农民生产实际应用,避免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松树实生苗;病虫草害;损失;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74-2
国家防风固沙的力度逐年加大,造成防风固沙植物的大量需求,尤其是樟子松本身耐风沙、抗盐碱、成活率高等特点,被定为首选的防风固沙植物材料,造成市场上供不应求,由于彰武县处于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大,沙性土壤十分适合樟子???的生长,育苗数量急剧增加,但农民对樟子松苗的植保管理经验严重缺乏,造成樟子松育苗过程中的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农民损失十分严重,本人将近几年的试验汇总,方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 松树苗猝倒病
(1)症状:猝倒病多发生在旱春苗床上,常见病状有烂种,死苗和猝倒三种。(2)烂种: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者刚发芽时就遭受病菌侵害,造成腐烂死亡。(3)死苗:种子萌发抽出胚芽或子叶的幼苗,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4)猝倒: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显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菌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别于立枯病。(5)病原:瓜果腐霉菌,属卵菌。菌丝体生长繁茂,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无隔膜,直径2.3~7.1mm,菌丝与孢子囊梗区别不明显,孢子囊丝状或分枝裂瓣状,呈不规则膨大,大小63~725×4.9~14.8mm。孢囊球形,内含6~26个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直径14.9~34.8mm,雄器袋状至宽棍状,周丝或异丝生,多为1个,大小5.6~15.4×7.4~10mm。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满器,直径14~22m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mm表土层中越冬,并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产子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生,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病,田间的再侵染主要因病菌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到贴近地面的根茎或果实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适宜地温15℃~16℃,温度高于30℃受到抑制,适宜发病地温10℃,低温对寄主十分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低温低,光合作用弱,瓜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致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
防治方法:(a)种子和床土消毒:用高锰酸钾浸泡松树种籽12h,催芽播种,用多菌灵拌种,也可用抗多乐或碧护拌种,在播种前用移栽灵对水喷淋苗床床面,均可起到预防猝倒病的作用。(b)苗床要保持湿度不可太大,适量浇水。(c)如果有带菌土壤多的地方,可采用高垄育苗。防治雨后积水。(d)发病初期用移栽灵1000倍液 加上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淋,2~3L/m2药量。一周内连用2次即可起到极好的防治效果。
2 松树苗立枯病
(1)症状:在床温较高或育苗期中期发生。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在茎部出现椭圆形或不整形暗褐色病斑,逐渐向里凹陷,边缘较明显,扩展后绕茎一周,致茎部萎缩干枯,松树苗叶尖部出现白色缺锌缺铁症状,后干枯死亡,或僵苗。但不折倒。根部染病躲在近地表根茎处,皮层变褐色,或腐烂口在苗床内,开始时仅个别松树苗有白化,逐渐有点代面多起来,尤其是在苗床边缘土壤呈盐碱土,老牛圈土壤,老房地基处育苗这种现象十分明显。病情扩展后,病株不倒伏,病部有轮纹或不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或菌核。且病程进展慢,不同于猝倒病速度发展的快。(2)病原: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为称瓜亡革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在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值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a)加强苗床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科技力量大 第1课时(课件)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急!错误号—2146827859如何解决&浏览器不能创建xml组件.docx VIP
- 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汇总(三年级-六年级).pdf VIP
- 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培训.pptx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4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川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节 《会讲故事的数据》课件.pptx VIP
- 常用化工设备标准规范.pdf VIP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3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OTIS奥旳斯ACD5调试手册调试资料DAA29100AD_SUR_ACD5-77.pdf
- 股权转让协议担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