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冷伤
冷 伤 是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分为非冻结性冷伤和冻结性冷伤 一;非冻结性冷伤 非冻结性冷伤是人体接触10oC以下、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上潮湿环境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冻疮、战壕足、水浸足(手)等。 一;非冻结性冷伤 一)冻疮 (chilblain) 1;主要见于气温低、且较为潮湿的地区,好发于手、足、耳廓及鼻尖等处。 主要与病损部位反复暴露于冰点以上的低温环境、且保护较差有关。 一;非冻结性冷伤 冻疮 2;临床表现 表现为局部痒感、胀痛的皮肤紫红色斑丘疹、或结节。可伴有水泡,出血,糜烂或出现溃疡等。最终形成瘢痕或纤维化。 冻疮容易复发,与患病后局部皮肤的慢性血管炎以及皮肤抵抗力降低有关。 一;非冻结性冷伤 冻疮 3;治疗 注意防寒保暖 搽防冻疮膏 已破溃的局部可用抗生素软膏。 一;非冻结性冷伤 2;战壕足、水浸足(手) 是手、足的非冻结性损伤。 战壕足;过去多发生于战时,士兵长世间站立在1—100C的壕沟所引起。 水浸足(手);是手足长时间暴露于湿冷环境所致,如海员、渔民、水间劳作以及施工人员。 一;非冻结性冷伤 战壕足、水浸足 2;临床表现 受影响的部位最初感觉丧失 复温后,感觉异常和烧灼样痛 局部出现水肿、起泡、溃疡形成,常伴发蜂窝织炎、淋巴结炎、甚至组织坏死 治愈后组织对寒冷特别敏感,受寒冷刺激肢端常发紫。 一;非冻结性冷伤 战壕足、水浸足 3;治疗和预防 注意防寒。 战壕足的治疗应该在反应性充血或之前就开始,尽早脱离湿冷环境,置于温暖干燥的环境中。 抬高患肢、减轻水肿、改善局部以及全身循环。抗感染。 二;冻结性冷伤 冻结性损伤是由冰点以下的低温所造成,包括局部冻伤和全身冷伤。 局部冻伤在细胞水平上有冰晶形成、且有细胞脱水及微血管闭塞等 全身冷伤少见,常发生在严寒季节、高海拔地区,或在雪崩、暴风雪等灾害情况下(战时) 二;冻结性冷伤 一);病理生理 全身受低温侵袭,首先发生外周血管收缩和寒战反应,继而体温由表及里逐渐降低,当核心体温降致320C以下,则心、脑、肾、血管等脏器功能均受损;降致280C以下危险大,不及时抢救,可直接死亡。 二;冻结性冷伤 一);病理生理 局部接触冰点以下的低温时形成冻结伤,冻结伤分为两个时相,最初是冻伤,继之是复温后再灌注损伤。 组织温度降至-20C时,细胞外冰晶形成。随着冰晶加大,间质液渗透压增高,导致细胞内脱水,蛋白质变性、酶活性下降、细胞功能障碍。 二;冻结性冷伤 如果快速冷冻则细胞内出现冰晶、导致细胞死亡。毛细血管内皮破坏、红细胞淤积,导致循环停顿。 复温冻融后局部血管扩张,微循环中血栓形成,,释放氧自由基、血栓素等介质,可以进一步加剧毛细血管与组织损伤。 二;冻结性冷伤 二);临床表现 全身冻伤时先有寒战、皮肤苍白或发绀,有疲乏、无力等表现,继而肢体僵硬,意识障碍,呼吸抑制,心跳减弱、心律失常,最后呼吸、心跳停止。如果能及时抢救,病人复温复苏后常出现心室纤颤,低血压、休克,可发生肺水肿、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二;冻结性冷伤 二);临床表现 复温冻融后按损伤的不同程度分为四级。 I0冻伤(红斑性冻伤);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充血;有热、痒、刺痛的感觉。症状数日后消失,表皮脱落、水肿消退,不留疤痕。 II0冻伤(水疱性冻伤);伤及真皮。局部充血明显,水肿,12—24小时内形成水泡,泡液呈血清样。水疱在2—3周内干燥结痂,以后脱落愈合。痂下皮肤嫩容易损伤,可有轻度疤痕形成 二;冻结性冷伤 III0冻伤(腐蚀性冻伤);伤及皮肤全层或皮下组织。创面由苍白变为黑褐色,感觉消失、创面周围红、肿、痛并有水泡形成。若无感染,坏死组织干燥成痂,4—6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肉芽创面,愈合很慢,有疤痕形成。 IV0冻伤(血栓形成与血管闭塞):损伤深达肌肉、骨骼,甚至肢体坏死,表面呈灰色、无水泡;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的分界在20日左右明显,通常呈干性坏死,也可以并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局部表现类似III0冻伤,治愈后多留有功能障碍或致残。 二;冻结性冷伤 三);治疗 1;急救 目的:快速复温,使伤员尽快脱离寒冷环境。 ①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快速复温。置伤员于15—300温室中,或40—420温水中,保持水温恒定。使局部在20分钟内,全身在30分钟内复温。勿用火炉烘烤 二;冻结性冷伤 治疗 急救 复温以肢体红润、循环恢复良好、皮温达到360左右为妥。 体温恢复10分钟后神志可转为清醒,如果病人疼痛,可使用止痛剂。 若无温室,可将病人置于救护者怀中复温。 二;冻结性冷伤 治疗 急救 ②有心跳、呼吸骤停者行心肺复苏. ③若出现肌筋膜室综合症,行肌筋膜切开减张。 ④输液(加温) 二;冻结性冷伤 2,局部冻伤的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抬高患肢 I自愈 II 包扎 III或IV 切除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用餐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中建八局《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主体结构工程)》2022年.pptx VIP
- TD_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pdf VIP
- 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view1 Reading and writing 课件.pptx VIP
- 离散数学崔艳荣习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会与他人交往 (2).pptx VIP
- 《水力发电》课件.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新风系统入门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