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心理学2009(讲)
Why? 认识自我 考试成功 学以致用 teacher 课程简介(一):心理学 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心理学家会催眠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课程简介(二):教育心理学 含义: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参与阅读:轮流还是随机? 课堂管理:提醒还是忽视? 跳级:是否应当鼓励? 考试分析 题型 选择(15’) 填空(10’) 名词(判断)(15’) 简答(30’) 论述(30’) ● 2、4、6章每年都是重点。 ● 3、9、10章在5年中有4年是重点。 ● 12章在5年中有3年(连续)是重点。 ● 5、7、8章在5年中有2年是重点。 ● 2005 (53+31)84 ● 2006 (60+22)82 ● 2007 (27+34)61 ● 2008 (29+22)51 ●2009 (31+23)54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应用学科;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二、研究内容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 (一)要素 (二)过程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一、了解问题 二、指导教学 三、干预学生 四、教学研究 第三节 发展概况 一、初创(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 1913-1914-《教育心理学大纲》 二、发展(20年代~50年代末) 受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验、弗洛伊德,程序教学的影响,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内容仍未统一,未成为独立体系。 三、成熟(60年代~ 70年代) 内容日趋统一,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研究更加细致和系统化。 布鲁纳 课程改革运动 四、完善(80年代~ ) 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丰富。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特邀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1、主动性 2、反思性 3、合作性 4、社会文化性 我国: 1924年廖世承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我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模拟题】 一、填空: ( )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 )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与教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 )、教学( )和教学( ) 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 ) 1903年( )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 20世纪60年纪初,( )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二、选择 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 )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是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诞生于( )年。 A.1903 B.1913 C.1924 D.1934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寂 D.廖世承 三、名词 教育心理学 四、简答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1.含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不同系统 不同时期 差异性 3.心理发展8个阶段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特点:半成熟、半幼稚 思维 意志 自我意识 情感 道德 (二)青年初期 特点 思维:经验型-理论型 情感:人生观 自我意识 意志 三、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学习准备 1.含义:原有-水平-新的-适应性 2.纵向和横向 (二)关键期 1.劳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