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发展初探
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发展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牛佛古镇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新的规划理念,探讨多元化的古镇历史文化保护方式,以促进古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牛佛古镇;保护;更新
Abstract: Aiming at the existing cattle Buddha town protection work problems at present, introduced the new planning ideas, explore diversified anci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town.
Key words: Buddha Cow towns; protection; update
中图分类号:K92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牛佛镇位于自贡市东部边缘,沱江下游东岸,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宋前为高市镇,宋《元丰九域志》云:“高市镇,监北七十里。”宋末四川战乱四十余年,土著居民死逃一空,元朝以后,江南移民入川,高市镇更名牛佛镇。牛佛镇因对岸有牛王山,山腰崖壁镌有“南無阿弥陀佛”而得名。明朝嘉靖时期(公元十五世纪二十年代),富顺西北角自流井盐场兴起,商气渐趋旺盛,集镇也由西北向东南扩展。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68年),太平天国占据东南半壁河山,淮盐不能上运,“川盐济楚”,自贡盐场产量激增,盐场的人口和货物需求量也直线上升,牛佛镇便成为了“川盐陆运东路”和百货西运的转运站,有“扯不空的牛儿渡”之说。
牛佛镇上距内江、下达富顺县城,西至自流井均为一日水程,其周围等距30华里分布着9个场镇,向有“三个九十里、九个三十里”之说,自古以来就是川南有名的商埠和“水码头”。商品流通覆盖面达50多万人,商业繁荣、交通便利。
牛佛镇现存的历史文物古迹较多,其中以清代建筑群最为典型。“九街十八巷,中有鸭儿凼,五省八庙七栅子,河北老街隔河望”,这是牛佛古镇环境的形象概括。牛佛镇因其“九街十八巷”的城镇格局和清代民居建筑风貌保存完好,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94年的《四川省富顺县牛佛镇规划(1994—2010)》中明确划定了古镇保护区的范围,并提出了“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发旅游”的16字方针???它使得当时正蓬勃兴起的小城镇建设避开了古镇区,为进一步的保护以及发展旅游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近二十年后的今天再来看当时的规划,实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牛佛镇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建设性破坏问题,但牛佛古镇“九街十八巷”的空间格局依然清晰,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牛佛镇也由于第三产业的兴旺而显得一片生机。然而,由于诸多历史原因,经过多年的变迁,牛佛古镇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 现实的困惑
1.1传统民居缺乏必要修缮且继续损毁
传统民居是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牛佛古镇整体风貌必不可少的要素。目前,传统民居或以前的祠庙、商铺现用于民居的历史建筑,大多未能得到妥善保护,面临着自然或人为的破坏威胁。传统民居的使用者大多收入较低,且很多是公产房屋的租赁者,他们没有足够的维修经费或者不愿意对暂住的房屋进行修缮,年久失修自然带来建筑的老化和破损,长时间的破败导致建筑内部的许多特色构建残缺不全。由于部分居民不具备保护历史建筑的意识,古镇内部分老建筑被拆除,原址上建起红砖瓦房或低层楼房,古镇风貌面临挑战。
1.2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降低影响保护古镇的意愿
古镇内居民生活质量较差,房屋潮湿、阴暗、火灾隐患突出,环境卫生设施落后,其生活环境远逊于城镇新区。这种巨大差距导致居民对现状居住条件的不满,并已经失去了对古镇历史文化氛围的自豪感,并逐步丧失了对政府保护古镇传统格局与风貌的认同,古镇保护将面临当地居民的多重阻力。
1.3文物保护力度不够,资金严重短缺
牛佛镇的经济实力不足,又没有正常的经费来源,面对大量危旧的历史陈迹,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文物保护现状堪忧,古镇的保护难以落到实处。
1.4开发建设活动对历史环境保护造成威胁
牛佛镇新区的建设开发,带动了城镇房地产业的兴旺,城镇建设变得异常活跃。作为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的古镇区,已经成为城镇开发的下一个热点。同时,古镇原住居民也迫切希望改善其居住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并要求政府及早启动古镇的改造项目。不可否认,如果这些项目控制得当,对古镇环境的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