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是尊重历史、崇尚文明的体现。本文阐述了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的价值所在,意在提高人们对中央大街保护价值的认识,对她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与更新措施。哈尔滨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多元化城市,中央大街的形成与演变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在这条中外驰名的步行街上,矗立着欧洲近300年建筑的精华。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中央大街;保护与更新   中图分类号:D267.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一)中央大街的由来   中央大街始建于一八九八年,初称中国大街。一九二五年被改称为中央大街。它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延长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为10.8米宽。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建筑街路。中央大街历时十个月的综合整治改造后,于1997年6月1日正式与市民见面。它见证了哈尔滨近代史,历经时代风雨洗礼的中央大街,承载着哈尔滨百年沧桑和荣辱兴衰。   (二)中央大街的建筑   众所周知,中央大街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是哈尔滨的保护街道、标志性街道、步行街和建筑艺术街。街上的建筑更是凸现了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欧洲建筑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从16世纪文艺复兴,到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教育书店为代表);从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马迭尔宾馆为代表),到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这条街上拱券高窗和古典精致的建筑凝聚了欧洲建筑的精华,形成了建筑文化的长廊,使哈尔滨得到了“东方小巴黎”的美誉。   (三)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总占地面积94.05公顷,约1平方公里,东起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西侧建筑红线,西至通江街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东侧建筑红线,南起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北侧建筑红线,北至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侧建筑红线的区域和防洪纪念塔广场区域。20世纪60年代逐渐形成历史地段的概念,1964年5月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威尼???宪章),该宪章提出了古迹与其环境不可分离的概念,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以保存历史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华盛顿宪章》,全称为《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是1986年在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的,强调对于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予以保护。2002年12月颁布修改的文物法,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定概念。   中央大街的价值   (一)中央大街的建筑价值   法国诗人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它记录着人类的光荣和梦想,耻辱和苦难。中央大街现有欧式、仿欧式建筑75栋,各类保护建筑36栋,其中主街17栋,汇聚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中央大街这座世界艺术长廊上汇聚了欧洲近300年的建筑精华,见证哈尔滨的兴衰历史和城市缩影。建筑的存在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建筑以其独特的形态存在,不但为我们提供使用功能,而且还为我们提供视觉的享受,中央大街是哈尔滨近现代历史和文明的交汇点。   (二)中央大街的历史价值   每个时代都会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痕迹,为了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我们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文化。1898年,哈尔滨开始修筑铁路,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1900年便形成了“中国大街”,“中国大街”就是指中国人住的大街。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当时的价格是一块方石一银元。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现在的中央大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路宽10.8米,人行道宽2至6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发展史的缩影,见证了哈尔滨的城市发展演变。   (三)中央大街的人文价值   一个城市的文化就如同血液一样汩汩而流,只有这样才能使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发展与传承下去。城市的文化是一个城市之本,它主宰着城市的命运,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我们交流的空间,它的人文价值就体现在多元化的融合之中。正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要考虑如何保护我们特有的城市文化在新的城市变革中不受到冲击,而且融于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