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典园林营造符号与王澎建筑作品相似性.docVIP

浅析古典园林营造符号与王澎建筑作品相似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古典园林营造符号与王澎建筑作品相似性

浅析古典园林营造符号与王澎建筑作品相似性   摘要:本文以古典园林当中的营造符号,对应王澍先生建筑作品的营造形式,在两者营造思想和建筑的建造元素上看到一些相似性。探讨古典园林对王澍先生建筑的影响以及古典园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元素;建筑符号;营造思想;诗意的环境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2-0051-03   1 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是我国园林式建筑景观环境的杰出代表,其造园思想讲究以自然为师,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旨在将自然山水移缩入怀融入一方土地之中;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园林建筑营造布局自由随宜、高低错落,建筑大多依山就势,凸处筑台、凹处挖池。就地选取建造物材,将建筑与环境和谐嵌合达到一种人工和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同时古代文人大多将个人情怀寄托于园林当中,城市、建筑、自然和诗歌、绘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古典园林无论从精神陶冶上还是人文居住上,都代表着一种高品质的环境。   2 古典园林的营造符号   2.1 营造技术   2.1.1 自然通风:古典园林都十分注重如何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在庭园中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就江南而言,闷热的夏季和阴冷的冬季都令人感到不适。因此,众多的私家园林首先通过空间布局来引导气流穿堂入室,形成过堂风园内挖湖堆山,既有利于排水,便于植物生长,又可在山丘之巅享受微风拂面带来的清爽;而西北叠山、东南理水的风水原则,目的是阻挡冬季寒冷的西北风,同时使夏季的东南风从水面上吹过,更加凉爽宜人.   2.1.2 采光:在园林建筑中,主要为自然采光,大多建筑是四面有门窗,如远香堂为四面厅式建筑,面阔三间。四面厅是江南园林中最为讲究、也是最高级的建筑形式。四面厅不设墙,柱间安装有连续的长窗,四面开敞,檐下设回廊,廊柱问檐坊下有挂落,下设栏杆坐登。坐在厅内可观赏外面的景色。这些建筑都是开敞通透,自然采光极佳。   2.1.3 绿化:因为气候不同,北方的古典园林中多种有松树、国槐、核桃、柿子、榆树、??棠等花木,而南方私家园林常种梅花、玉兰、牡丹、竹子、榆树、芭蕉等花木为主。植物在构园中常常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植物配置都以树木为主调,不讲究成行成列,但随意参差,运用少量树木概括表现出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此外,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   2.1.4 当地材料:古典园林中江南私家园林,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冬季无严寒,空气湿度大,适宜生长长青树木,花草品种也多,因此植物丰茂,种类丰富。江南还多产石料,采自江湖水泊的湖石历来为造园堆山的上等用料。这样,理水、叠山、建筑、花草等都可以就地取材。   2.1.5 水体: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做出湾港、水口或堆筑岛、堤、架设桥梁等,以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追求的是“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立意,这在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都是常用的手段。   2.2 艺术意境美   园林不仅供人居住游赏,更寄托了园主的情趣爱好和认识追求。古典园林通过跌山理水对自然山水的抽象化处理,将自然山水缩移至咫尺之间,通过观赏者的主管想象,衍生出意境。或是预设一个主题,藉由山、水、花木、建筑配成物镜。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亦或是通过园林中的景题、匾额、对联、刻石等根据园林物境做出文字“点题”。园林中诗文的直接表达是表述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   3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古典要素分析   建筑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他的空间感以及建筑师在建造建筑时的营造本意,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开始一次以建筑为行脚的旅行,先从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园开始,到杭州南宋御街、五散房、宁波历史博物馆,最后游历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和狮子林。在这次游历建筑的空间变换里,体会这位普利茨建筑奖获得者带给我们的关于好的建筑的精神享受。也让笔者对于当代人居环境多了一些思考。   3.1 浅王澍析建筑作品和古典园林营造的共同点   3.1.1 对自然地崇尚。纵观王澍先生建筑作品,在建筑立意与周围环境的营造上,都与中国古典园林高度契合,即建筑体量与形态在环境中居于次要地位。在建筑能耗上,也尽量将消耗降低,建筑中大多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而非现代建筑般整个建筑在玻璃幕墙内使用空调系统呼吸。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为例,校园内建筑色彩以青瓦白墙木色为主,建筑周围植物覆盖率高,多种植向日葵、翠竹、彼岸花、荷花等意境深远的植物。   3.1.2 同受中国的诗、画艺术影响。中国绘画与造园关系密切,“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在古典园林的营造上讲究建筑是景观,也是最佳观景地。所以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