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制医学课件 卫生学 4总论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总 论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但是在不良的劳动条件下则可使健康受到损害。这就形成了劳动卫生学。 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 工业卫生学:industrial health: 解放初期,工业 劳动卫生学:labour hygiene: 50年代初,向苏联学习,包括农、林、矿 工矿企业 职业卫生学:occupational health 或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 medicine: 不但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包括从事各种劳动的人。 一:介绍两个术语: 1: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在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2:职业性危害:(occupational adverse effect)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和分类: (一):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Pb, Hg, co, 苯,有机磷农药 2、生产性粉尘: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 (二):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 2、噪声、振动 3、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三):生物因素: 如附于皮毛上的碳疽杆菌、甘蔗上的霉菌 (四)、其他: 1、精神紧张 2、劳动强度过大:特殊人群(孕妇,童工) ???? 3、节奏过快:产生工伤 4、不良操作体位:引进生产设备,国外人与中国人身材差别 5、出现的新兴学科:人机功效学。 三.职业性损害 (一)。工伤 occupational injury 发生工伤的原因很多。安全制度不健全。工人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安全知识。 环境因素:高温、噪声 再有 个人因素:疲劳 工伤一般属于劳动保护工作范围,但与我们的工作有内在联系。 (二)。职业性疾患 occupational disorders 1、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 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这是我们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 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一定的范围,即在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在国外职业病也称需赔偿的疾病compensable disease. 2、职业性多发病/与工作有关疾病 work-related disease 职业性多发病不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而是由职业性危害因素使得常见病的发病律升高,潜在疾病显现或现有疾病恶化。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中的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直接的病因。 职业病是指与工作有关的,并直接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因果联系的疾病。 (三)。职业病的特点 1、 病因明确,并且可以监测。 2、有明确的计量━反应关系 3、病情由轻到重,可逆到不逆,所以早期 4、断愈后好,晚效果差。 5、大多数无特效治疗,疗效不好。 (四)。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1、组织性强:由省市级以上主管部门指定医生组成诊断小组。包括卫生局,防疫站,专家等人员组成。 2、职业史:了解工种,车间,工龄,特别是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工龄。 3、现场调查:即生产环境劳动条件的调查,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接触方式,了解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情况。 4、现病史:通过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获得。 反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程度的指标:尿、血、头发中的浓度。 反映毒作用及病损的指标:苯→血液系统 5、以上得到的资料,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五)、职业病的防治原则 应遵循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 1、一级预防: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改进工艺,改进生产过程。改用原料。寻找容许接触量或接触水平,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标准。对人群中的易患者定出就业禁忌。 2、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三级预防:积极治疗,防止伤残、恶化。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一、概念: 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和使用的化学毒物称之。 职业中毒: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之。Occupatinal poisoning. 常用的化学毒物有5万多种,且每年新增500多种。单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就达20万人次。 二、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1、原料:聚氯乙烯←氯乙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