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慈善困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企业家慈善困局

中国企业家慈善困局   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家们认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依次是:纳税、环保、慈善捐款、维护职工权益、提高就业率、引领行业等方式。并且不少中国企业家单年捐赠超过1亿元,看上去,乐善好施似乎已成   慈善之“疑”   作为企业家,陈发树究竟是“巨骗”,还是史无前例的慈善家?尽管许多媒体将陈发树的行为套上“作秀”的帽子,更有专家指称“陈发树套现证券资产作为慈善基金,涉嫌避税10多亿”,但这位企业家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新华都的慈善进程。2010年1月12日,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捐资5亿元支持闽江学院组建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这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民企单笔最大的捐资办学项目。   对此,唐骏曾表示,在陈发树的家乡捐资助学成立新华都商学院符合新华都慈善基为中国企业家的新喜好。然而,中国企业家因为捐款方式、捐款数额问题遭到质疑也不在少数。中国慈善怎么了?中国企业家的慈善困局在哪里?   金会关注教育的理念,他还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根据最新出台的相关国家政策和条例,这个基金会的成立并不会让新华都集团得到任何税收优惠。这个新政策的出现,让谣言不攻自破。”而陈发树则表示,他之所以如此高调地做慈善,就是“希望企业家都能够站出来,勇敢地把慈善当作一个事业来做,来改变社会对企业家的某些偏见。”   相比陈发树,更早投身于慈善的陈光标,虽然总是能得到舆论的支持,但他的捐款之路也并没有因为褒奖而一帆风顺。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仅2小时,陈光标就带领团队组织推土机、挖土机、吊车等60辆重型机械设备和120名操作手,成为全国首支到达地震灾区的民间工程救援队,参与打通通往北川、汶川和映秀的生命线,并在灾区共掩埋遇难者遗体近万具,救活了131人。那时,他的手机铃声是《义勇军进行曲》。   2010年海地地震发生后,这位“对做公益和慈善,比对做生意更感兴趣”的民营企业家通过中国人权基金会,向海地地震灾区捐赠了100万元人民币。接着,他又通过江苏省慈善总会向8名海地维和遇难警察家属捐赠40万元人民币。   但随后,2011年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首善”陈光标多笔捐款掺假,并指其公司状况堪忧,无力支撑慈善。随后,陈光标回应称报道98%不实,自己每笔捐款均有相应票据可以查验。此外,他否认了旗下企业经营不善的说法。   慈善之“忧”   段永平和丁磊的一番讲话令人思考。段永平曾在某捐赠仪式上说,“在中国,捐赠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人都因为这种种的压力而匿名捐赠,我作为一个旅居国外的华人,愿意顶住这些压力,做一次‘出头鸟’”。丁磊表示,中国国内的捐赠环境还不是很好,这也是国内企业家捐赠少的原因,而来自海外的捐赠较多。“我本来也是一名匿名者,在段先生的鼓励下,才‘登台现脸’。”丁磊戏谑道。   段永平、丁磊在捐助上的心态以及表露出的担忧,不仅仅是单纯个人的想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企业家在中国捐款的种种压力来自哪里?为何不敢公开而要匿名?为何害怕枪打出头鸟?可以说,有一连串问号需要回答。   在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上,我们往往羡慕美国的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富豪热心慈善事业和慷慨大方的举动,谴责中国企业家在慈善事业上的吝啬和小气。而对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的环境以及企业家在慈善公益捐助上的种种顾虑和难言之隐的关注却显得不够。不可否认,确实存在一些企业家宁愿自己花天酒地、骄奢淫逸、奢侈浪费,而对慈善公益事业一毛不拔的现象。但是,也确有一部分人与段永平、丁磊一样心存“顾虑”。   那么,企业家不敢公开放胆捐助慈善公益事业的顾虑是什么呢?所谓枪打出头鸟,企业家担心公开捐款之后带来的麻烦和后果:来自富豪阶层的冷嘲热讽;来自亲朋好友无穷无尽的乞求,稍有懈怠,就可能把人得罪完;来自一些部门,甚至官员频频提出给予援助的要求;甚至来自税务等监督部门的不断“找茬”。可以说,长时期不得安宁。此外,害怕慈善公益捐款管理不善甚至被挪用、贪污是另一个原因。现实中这种事情屡有发生。目前,我国的慈善信任机制尚不健全,一些企业家和群众不是缺乏爱心而是缺乏信任,他们不相信一些慈善机构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捐款。   慈善之“惑”   均瑶集团副董事长王均豪也把自己的慈善视野聚焦在了“教育事业”上。但和陈发树不同的是,这位企业家的慈善事业更加低调。对他而言,不想成为大众视野中为慈善一掷千金拔得头筹的企业家,而是真心实意地为弱势群体出力,他觉得低调传播更安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均豪笑着说,“这里所指的安全,不是指我个人的安全,而是指慈善项目的‘健康安全’发展。虽然我们出资建起的学校已经有好几岁了,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件事。即使是对好朋友,我也采取了‘隐瞒’策略。”王均豪坦言采取此举正是因为一些“小的顾虑”:“我希望能真正把学校的师资和教育质量办好,这需要杜绝‘托人情,找关系’的情况。而对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