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真与储善西北联大在汉中文艺活动.docVIP

启真与储善西北联大在汉中文艺活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启真与储善西北联大在汉中文艺活动

启真与储善西北联大在汉中文艺活动   摘要: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年月里,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在陕西汉中组建了西北联合大学。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文艺活动以特殊的审美方式作用于人心,包括救亡型、启蒙型、励志陶冶型、文化传承性等文艺活动,获得了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效果。促使西北联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发挥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关键词:西北联大;汉中;文艺活动;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G649.2   历史上存在的西北联合大学有两种理解。作为狭义的理解是指大学实体,亦即1938年4月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成立的“西北联合大学”;作为广义的理解是指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历史过程,亦即由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成立西安临时大学起,再于1938年4月迁校到陕西汉中组建西北联合大学,后又在1939年8月联大分设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五校,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这些学校迁出汉中止这段历史过程。当下,人们提及西北联合大学,都约定俗成地理解为后者。   文艺活动具有以特殊的审美方式作用于人心的特性,可以促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更好地发挥功能。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年月里,西北联合大学的文艺活动得到师生们的高度重视,表现十分活跃。   一、救亡型文艺活动   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地下党支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据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周建民先生所搜集到的史料,在当时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西北联大的部分师生与“民先队”等群众组织一道,成立了歌咏队、漫画班、话剧团。在话剧演出活动中,联大的演员虽然只有几十个人,但支持剧团活动的民先队员则不下一二百人,剧团“在汉中大戏院(今市京剧团)演出过田汉编的《放下你的鞭子》《回春之曲》等大型话剧”;歌咏队去汉中、城固、勉县等地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路歌》《开路先锋》《打回老家去》《大刀进行曲》《新莲花落》《黄河谣》等。[1]P98   许多西北联大???老教授也积极参与抗战救亡文艺宣传活动。据瞿雷先生的《抗战时期的狂飙剧团》回忆,七?七事变后,山东省立济南一中于1937年10月开始南下流亡。狂飙剧团是1938年初夏该校流亡到湖北郧阳易名为“国立湖北中学”期间成立的学生剧团,由音乐教员瞿亚先任团长。1938年11月,湖北中学准备西迁入川,取道陕南。“剧团全体成员芒鞋竹杖,身挑肩扛着道具布景,跨越汉江”,跋山涉水,一路演出。到达城固后,西北联大的教授们观看了他们的演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颤颤巍巍地伸出双手,心痛地摸着同学们的秃脑袋,老泪纵横。另一位老教授则在一旁笑道:‘孩子们!你们在课本上学到过地大物博,今日方知我们祖国版图之大了吧!小日本想吃掉我们,嘿嘿!它在娘胎里就没长出这个嘴巴!’”[2]   一些全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来汉中后,西北联大的师生更是积极参与。据《常香玉活动年表》,1943年8月,常香玉随父亲带领“香玉剧社”来汉中演出。“两次到西北联大联欢演出,深受广大师生赞誉”。[3]   二、启蒙型文艺活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一直承担着“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使命,以促进中国民众在观念上实现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现代转型。西北联大的老师们大多具有留学背景,因此也积极开展文艺活动,来实现他们的历史抱负。许寿裳先生是鲁迅的密友,发表散文《勾践的精神》,以春秋吴越争霸时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激励每位青年学子。曹靖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在城固翻译出肖洛霍夫的《死敌》《小无赖》和《牧童》等小说。余振先生(本名李毓珍)整个抗战八年都在城固任教,教学之余翻译了普希金《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高加索的俘虏》《波尔塔瓦》《强盗兄弟》《铜骑士》和《茨冈人》六部长诗和莱蒙托夫的《希望》《三棵棕榈》等作品。   受学校教师们这种启蒙文艺活动的影响,西北联大的学生们激发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著名翻译家龚人放当时在西北联大就读,一直把曹靖华视为恩师。1938年曹靖华、沈志远、彭迪先、韩幽桐等13位进步教授被当局无理解聘,学生哗然,群起反对,龚人放等几十名学生联名上书,要求校方收回成命。[4]著名翻译家刘辽逸当时是中共西北联合大学学生支部的书记,建国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做编审。他受曹靖华教授的影响,坚持翻译俄罗斯文学,代表性译作为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曾于1994年荣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中的翻译奖。据刘辽逸先生的儿子回忆,父亲“每年春节必去曹先生家拜年,有疑难问题他也会像学生时代一样虚心请教先生。他常说:曹先生德高望重,对我帮助非常大”。[5]   受李毓珍先生影响,许多学生爱上了俄罗斯文学。张友福先生在追忆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