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家庭时代家庭复杂适应系统分析.docVIP

后家庭时代家庭复杂适应系统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家庭时代家庭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后家庭时代家庭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摘要:在后现代社会,家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多样的关系模式和互动方式及家庭的历史发展也表现出由需求共同体向选择性亲密关系过渡的阶段性特征,家庭也正在获得一种新的历史形式,即一种“反家庭的家庭”正在成型过程中。面临着家庭发生的这种新变化,就需要对家庭系统及意义进行再认识,由个人设计生活逻辑的原则组成的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强调义务和持久,家庭关系出现了松动和多元,家庭的发展轨迹各异,家庭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结合,受复杂多变、不确定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同时又是主动的选择体,家庭中的个体更是能动的主体。于是,家庭在适应复杂系统的过程中创造着复杂性,个体化与去制度化使人们在选择婚姻时更看重它带给自己的发展空间,选择亲密关系的过程使家庭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传统家庭生活方式只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   关键词:家庭;后家庭时代;复杂适应系统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1-0164-05   家庭,人们公认的一种日常生活模式,所有人也都曾为之大唱颂歌,主流社会学理论也曾视之为一个国家和社会运转良好的关键。但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解放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兴起,家庭似乎成为反抗传统社会结构的主要斗争场域,一场“关于家庭的战争”即“家庭的未来是否会终结”由此爆发。在后现代社会中,“谁或什么构成家庭?哪些形式的关系算作家庭?家庭的运作如何是正常的?家庭系统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风险?”如此之类的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辩。   一、后家庭时代的家庭:对家庭未来发展预测的反思   在工业社会中,家庭是一个基于需求和团结的力量而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共同体,但在后现代社会中,个人设计生活的逻辑正成为构建家庭的核心原则,家庭越来越变成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合体,确切地说,是一种个体问的选择性亲密关系的结合,即个体把自己的兴趣、利益、经验和打算等纳入家庭。近些年来,由该原则组成的家庭新形式不断发展和增长,这些新形式包括“独自生活、非婚同居、婚后无子再??、与配偶分开居住、同性伴侣关系等有别于传统家庭生活模式的各种形式”。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这些在生活中呈现的复杂家庭组合形式实质上就是“后家庭时代的家庭”,或者说,我们正处于“后现代的家庭”中。   后现代家庭生活的各种案例表明,由个人设计生活逻辑的原则组成的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强调义务和持久,家庭关系出现了松动和多元,而由此引发的家庭变迁及家庭问题不禁让我们深思:家庭何去何从?于是,出现了对未来家庭的各种预测,主要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四种:一是家庭消亡论。菲迪南德?伦德伯格说:“家庭已接近完全消亡的时候。”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写道:“社会的基本建筑构件正在从家庭转变为单独的个人。”这些学者从未来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实体不再是家庭而是个人出发,由此判断家庭正在走向毁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嬗变,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家庭传统功能的外化、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殖的挑战、全球化及社会流动频繁对家庭纽带作用的削弱都是该论点的证据。二是家庭振兴论。一些学者认为,与农业生产劳动相联系,人们生活在极其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大家庭中,家庭是组织社会劳动的基本单位,大家庭因其有效地承担生产、生育和抚养、消费、娱乐、赡养等功能而维护了社会的均衡运行。进入工业社会后,家庭不再是组织物质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简单,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工作岗位,传统分工模式发生改变,差异性增大。到了“后工业社会”,与“智能环境”中的“家庭工业”相联系,人们生活在“电子家庭”中,工作地点转移到家庭,夫妻儿女在一起工作,“重新突出家庭作为社会中心的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依据计算机控制、远距离监测等科学技术发展使家庭办公成为可能的事实,从避免交通压力和能源危机、人们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做出了家庭的作用和功能会被强化的乐观预测。三是家庭趋同论。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古德在1965年出版的《世界革命和家庭规模》一书中认为,虽然各个国家工业化的起点不同、发展速度和路径不同,但是受工业化的影响,家庭都会朝着“某种类型的婚姻制度”发展,表现在结婚年龄的提高、离婚率上升、家庭核心化和家庭功能弱化等方面。这种发展趋势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是符合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依据各个国家现代化的相同性做出家庭趋同论的判断。四是家庭多元论。由于传统家庭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而个体主义的表达需要被强化,于是家庭将不再是单一的模式,独身、无子女、同居、离婚、再婚、群居、同性恋等形形色色的家庭将同时存在,人们将不再生活在同一种家庭模式中。   家庭消亡论、家庭振兴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