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甘草不良反应和对策及甘草运用浅谈
中药甘草不良反应和对策及甘草运用浅谈
[摘 要]化学类药品的副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很多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不足,认为中药是纯天然药物,其药性温和、安全没有副作用,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现以甘草为例,结合笔者的实践对其不良反应和对策做出总结以及探讨甘草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甘草;不良反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TH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15-01
甘草是临床医生十分常用的药物,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它性平味甘,生则微寒,能清热解毒,润肺祛痰;炙则微温,能益气生津,缓和药性,缓急定痛。据测定,甘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甘草甜素、甘草酸,如果合理应用会发挥作用,但应用不当产生毒性或加重病情,所以对甘草的毒副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1 甘草毒副作用研究概况
1968年科恩报告,给予肝炎患者甘草甜素(423mg/d)时,肝炎好转,但血压升高,引起低血钾及低血钾性痰病。在甘草甜素剂量为2~5g/kg(po)时,可见电解质作用,甘草的溶血作用较弱。日本卫生部管理条例规定,对甘草甜素剂量超过100mg/d或甘草的剂量超过2.5g/d(iv)的患者,必须予以紧密监控。
1968年荷兰医学杂志报道,大量食用甘草糖果的儿童和成年人,由于盐类和水份的潴留引起水肿,并往往伴随着高血压,舒张压常达13kPa。另报道300mg/d的甘草酸服用患者,有30%的人出现严重反应。对于有某些疾病的患者,即使用量很少,也有不良反应。
2008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医院首次报道服用大量甘草也能导致霎时性失明的5个病例。患者都曾服用大量的甘草,其药物成分能够引起网膜或视神经血管收缩,引起缺血,影响视觉。
1984年我国临床报道,老年患者及贫血病患者用甘草,最易产生水肿,尤其是贫血病,每日用甘草10g以上,连续4~5d即可发生水肿。同样长期服用复方甘草片也会出现上述症状[1]。
2 引起甘草毒副作用的原因
2.1 饮食禁忌
市面上出售的零食如糖果、酸梅、橄榄,有些是用甘草调制或混有甘草,如果长期吃甘草,或是吃了大量的甘草,恐怕会有不良后果。
2.2 超剂量用药
甘草的药理作用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荷尔蒙)样作用,很多对甘草有认识人的知道过量的甘草会使尿量及钠(sodium,盐含有成分)的排出减少,身体会积存过量的钠(盐分)引起高血压;水分储存量增加,会导致水肿。同时过多血钾流失引起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
2.3 配伍禁忌
许多中药是不能混用的,否则会产生毒性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是有道理的,不可忽视。
2.3.1 强心苷类复方甘草片中甘草浸膏能促进机体钾排泄,使机体血钾浓度降低,因而可增强机体对强心苷的敏感性,易诱发强心苷的敏感性,易诱发强心苷中毒,故心血管疾病及水肿病者当忌。
2.3.2 利尿剂复方甘草片与速尿及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时,可发生药理拮抗或增加不良反应。甘草的水钠潴溜作用可减弱利尿剂的利尿效果,并且二者都能使钾排泄量增加,引起低血钾症。
2.3.3 降压药长期应用复方甘草片,可由于水钠潴溜作用而引起血压升高,因而与降压药合用,可发生拮抗作用,使降压药失去降压作用,或降低降压药效力,因而有高血压者应回避使用,或改用其他止咳药。
3 甘草不良反应的对策
3.1 坚持辨证论治
中药的治病防病,必须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如果违背了辨证论治的理论而滥用中药,不但达不到防病治病效果,反而有害健康。对一般药品,规定甘草酸的最大配伍量每日300mg以下,甘草为每日5g以下。含甘草5g以上的药品,要注明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肌肉症患者和低血钾患者禁用。服用本剂量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副作用,一旦有异常应停药。在坚持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意用药剂量,避免配伍禁忌、服药禁忌,综合考虑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同时采用合理的煎药和服用方法[2]。
3.2 停止用药
当服用甘草制剂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水肿、体重增加、软弱无力、四肢痉挛、麻痹等症状,应立即停药或给予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症状会消失。芍药甘草附子汤引起的水肿,用五苓散治疗。
综上所述,从甘草的药理作用之广以及上千年的临床应用来看,甘草是一味广为应用的良药。但是通过研究表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