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缺牙在一侧,前后有基牙
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 厦门市口腔医院 尹路 一、Kennedy分类(1925) Kennedy’s classification 分类依据: 缺牙所在部位及牙缺隙数目 完整牙列 第一类:双侧游离端缺牙Class 1 Bilateral edentulous areas located posterior to the remaining natural teeth 第二类:单侧游离端缺牙Class II A unilateral edentulous area located posterior to the remaining natural teeth 第三类:缺牙区前后有基牙Class III A unilateral edentulous area with natural teeth remaining bo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o it 第四类:前部缺牙Class IV A single,but bilateral (crossing the midline),edentulous area located anterior to the remaining natural teeth 亚类(modification) 主要缺牙区外,有一个缺牙区为第一亚类……(第四类除外) 二、王征寿分类(1959) 分类依据:义齿形式、缺隙数、卡环数目, 以号码命名。 百位数命名: 百位—类别 十位—实际卡环数减2 个位—主缺隙以外附加的缺隙数 第二类:两侧后牙缺失,双侧设计。 第五类:一侧后牙缺失,基牙在缺隙的一端, 单侧设计。 六类分类法----变异王征寿分类法 第二类与第五类义齿对换序号 用三位数码代表义齿称谓时,卡环数为实际数量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 一、设计的基本要求 牙体组织保存 自洁作用 恢复咬合关系 义齿外形 2.良好的固位与稳定 功能恢复 组织损伤 3.恢复功能与外形 发音、咀嚼、美观 颌位与面容 4.坚固耐用 抵抗承受咬合力 耐磨性能 材料性能的稳定性 5.便于摘戴 保持卫生 保护组织 二、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一)义齿的固位 定义 1.固位力的形成 摩擦力 吸附力和大气压力 2.与固位力有关因素 (1)基牙倒凹的深度与坡度 倒凹深度: 倒凹坡度: (2)摩擦力 卡环卡抱作用产生的摩擦力 脱位力方向—正压力 卡环形态—正压力 卡环材料—正压力 基牙倒凹深度和坡度—正压力 制锁状态所产生的摩擦力 制锁区 制锁角 各固位体相互制约产生的摩擦力 各固位体与脱位方向 (3)吸附力和大气压力 基托面积 3.固位力调节 固位体数目 固位体位置 就位道方向 卡环臂位置 卡环材料 卡环类型 (二)义齿的稳定 定义 1.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 平面固位 义齿中心与固位体连接中心接近 2.义齿不稳定状况 下沉性不稳定 转动性不稳定 3.防止不稳定方法 转动性不稳定 A 增加平衡固位体 B 平衡法 C 消除支点 下沉性不稳定 A 扩大基托面积 B 压力印模 C 减轻咬合力 第一类义齿 设计要点 1.缺牙1-2个后牙,缺牙间隙不能过大 56缺失(120号);67缺失(130号);上颌因腭侧基板可适当扩大 2.基牙支持,固位能力差时应增加基牙 3.间隙过小应减少间隙内连接体数量或用整体铸造 4.缺失区合龈距过紧应作加强,采取抗旋转措施 固位体设计 根据基牙的倒凹分布 1.Ⅱ类导线 上返卡环 2.Ⅲ类导线 三臂卡环 下返卡环, 牙冠长 固位不良 覆合小超合大 易咬卡环肩 卡环体进入倒凹 根据基牙的倾斜情况 1.末端基牙颊舌倾斜 环形卡环 2.非末端基牙颊舌向倾斜 接触面积大 刚性大,密合 倒凹侧弯制卡环,非倒凹塑料基托 环卡对侧基板可适当延伸至邻面1/2 卡臂尖放在倾斜侧 测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