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门诊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护理体会.docVIP

PICC导管门诊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护理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CC导管门诊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护理体会

PICC导管门诊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携带PICC导管患者日常维护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64例携带PICC导管患者日常维护和常见并发症如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返血等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64例PICC患者中有1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2例出现穿刺点渗血,1例出现穿刺点感染,1例发生导管返血,经处理后继续留置,64例均未发生计划外拔管。结论 在护理中加强日常维护,严格无菌操作,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PICC导管的优越性,使PICC导管在临床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PICC导管;并发症;静脉炎;感染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置入,沿血管上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1]。利用PICC可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既避免了药物给血管带来的损伤,又减轻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2]。我于2012年10月8日~10月21日对64例PICC导管进行日常维护,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均取得较好的疗效。PICC导管均为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导管规格为4Fr,操作者为一位具有PICC资格认证的专业护士采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PICC导管日常维护内容   经过严格的培训,基本具备有关使用和维护导管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无菌观念与无菌操作、导管维护、并发症预防与观察及处理等。   1.1 导管的日常维护 包括给穿刺点消毒、冲洗导管,更换3m贴膜,更换输液接头等。   1.2 严格无菌观念与无菌操作原则,酒精棉球勿接触穿刺点,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酒精3次,1%碘伏3次,上下直径25cm×25cm,左右两侧至臂缘。治疗期间每7d对PICC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更换输液接头等维护。遇贴膜松脱、潮湿、卷边、静脉炎等情况,及时维护。   1.3 冲洗导管的护理 用PICC管输液前后都应以20ml及以上的注射器抽取足量生理盐水,脉冲式冲入,并做到正压封管。使用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给药。治疗间歇期每7d冲洗导管1次。   1.4 出院后的护理 对于需在治疗间歇期带管回家的???者,教会其导管的日常观察和注意事项,是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3]。告知其每7d返院维护1次,注意不要遗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返院处理。做好出院带管宣教。   1.5 携管期间自我护理 患者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应及时请护士更换。置管一侧手臂不可提过重物品,不用这一侧手臂作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可以淋浴,避免盆浴和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浸水,如有浸水,请护士及时更换贴膜。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护士处理。   2 ?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2.1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及处理 在64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为置管后第3d出现穿刺点上方发红、肿胀、疼痛,臂围增粗0.5cm,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常见于:穿刺时送管速度过快,造成血管机械性损伤引发静脉炎;置管侧肢体初期活动频繁,导致血管与导管产生摩擦,造成血管机械性损伤引发静脉炎[4];选择的导管型号和血管的内径大小不适宜、导管材料过硬等,常发生于置管后48~72h,该患者在置管后第2d,穿刺侧肢体活动频繁,考虑静脉炎与肢体过度活动有关。   2.1.1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1.2在肿胀部位给予喜疗妥加厚涂擦,涂擦范围:穿刺点贴膜上方沿静脉走向20cm左右,宽10cm左右,厚度为0.2cm,纱布覆盖后手臂套上输液外包装袋后用毛巾局部热敷,温度以肌肤正常能耐受为宜,3次/d,连续3d,不可用力揉搓置管侧上臂;   2.1.3 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性活动;   2.1.4红肿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调匀后外敷,外敷范围同喜疗妥外敷范围,1~2次/d,连续3d;   2.1.5每日行PICC维护,穿刺点予1%碘伏加强湿敷30min。1例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经处理3d后,完全好转。   2.2 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处理 64例患者中有2例在置管2~3d内出现少量的穿刺点渗血,主要原因是,1例患者穿刺时血小板值在正常值的下限,1例患者穿刺侧手臂不慎用力后。作以下处理:   2.2.1穿刺局部按压30min,再用弹力绷带包扎,可有效避免穿刺点渗血。   2.2.2置管侧上肢避免过频活动、用力。   2.2.3每日行PICC维护一次,穿刺点压一小块纱布止血。   2.2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