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文化意象翻译传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中文化意象翻译传递

唐诗中文化意象翻译传递   [摘要]作为各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文化意象已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意象翻译传递文化差异,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蕴涵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唐诗中文化意象翻译,表明译者通过采用适当策略对文化意象语言的字面转换拓展为对文化的内涵传递。   [关键词]文化意象 翻译 传递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39-02   引言   文化意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植物、动物,是成语、谚语、典故,甚至可以是数字等。语言文化意象是含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在语言中的形象体现,蕴涵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正如有人所说:“文化意象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   一、文化意象解析   作为各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文化意象已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们具有了相对固定且独特的文化含义,带有丰富的意义及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唐诗文化意象之多,俯拾即是,鸿鹄、硕鼠、牵牛织女星、杨柳、瑶池、辽西、寒山寺、羊公碑、秦淮河等文化意象无不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底蕴。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包惠南教授在其《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意象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融合。文化共性提高了两种语言的可译度,而文化差异给语言翻译带来障碍和困难。这些让作为反映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审美体验结果的文化意象的传递成为文化意象翻译的难点。   二、多种翻译方法在唐诗文化意象翻译的运用分析   翻译中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正如勒菲弗尔所说,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翻译研究,所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自己的讨论。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论上就要唤醒译者对文化身份的本土意识,从翻译策略上把对语言的字面转换拓展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内涵阐释。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意象在英语社会里出现了表达真空。译者运用直译、加注、换喻法等翻译策略使汉语意象进入到英语交际中。   首先,若文化意象在英汉语中引起的联想意义一样,那么,翻译时直译法就可以保留原来意象的形象特征和文化特色,并能扩充译入语语言的表达能力。了解唐诗中常用文化意象,读者在理解唐诗时就有一定的规律可行,翻译时可以直译这些意象。译者翻译王维的《渭城曲》中杨柳意象为“the willows”,直接把这一意象移译到译语中,杨柳代表别离,译语读者能感受到诗中那种别离之情。《哥舒歌》诗中“北斗七星高”一句,译者翻译为“…seven stars of the plough…”,恰好以形状译出了源语文化。虽然外国称北斗七星为dipper, Charless Wain 或Big Dipper,但这种直译法能让读者明白所指为何物,传达了源语文化。   其次,翻译特有的汉语文化意象时,只译出喻义便于读者理解。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二乔”是历史上的美女,直译出来给译文读者的仅仅是名字代号而已。译者巧用“fair wife”,既道出二乔与周瑜的关系,又突出了其美丽(但二乔指大乔小乔二人,而译者只翻出了小乔)。   《泊秦淮》诗中“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曲被喻为“亡国之音”,译者对“后庭花”这一文化意象采取了无标记项的归化处理,通过“the grief of the captive king”对“song of Parting Spring”形成的衬托,让译文读者领会到诗人对晚唐政治的讽刺与无奈。这种归化处理使读者不难理解“the captive king”暗指荒淫误国的陈后主,自然联想到“song of Parting Spring”(惜春曲)应该指“玉树后庭花”。   再看张说的《蜀道后期》中“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洛阳这个历史名城令人想起很多美好事物,如牡丹之乡。若单纯音译LuoYang只是简单的地名词,是无法表达作者思乡之情,译文成功地翻译为“The wings of autumn they wait not for me, but hurry on thither where I would be”。译文中甚至没有出现“洛阳”这一词,但“where I would be”把诗人那种急切回家的心情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   再次,不同文化形成不同思维形式和表达习惯。若译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原古诗文化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