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看中国——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解读历代王朝的衰亡之谜.docVIP

90后看中国——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解读历代王朝的衰亡之谜.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0后看中国——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解读历代王朝的衰亡之谜

90后看中国——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解读历代王朝的衰亡之谜 前言 每个人对历史的解读都不一样,政治家看到的是权术阴谋,文学家看到的是故事人物,思想家看到的是文化渊源,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同,所以根据某个目的删选后的历史完全可以服从个人意志,难怪有位美国人说历史不过是一条“谎言的密西西比河”,而中国人几乎是天生的政治家,在琳琅满目的历史书籍中,政治始终是中国人解读历史的最重要线索,除此之外,你很难听到另外一种声音,而以史为鉴,方知兴衰,今天,就让我们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尝试另一种思维方式,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地审视让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悠久历史。   我不知道是因为中国人的中庸思想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贵族精神和武士精神在这个国家几乎毫无踪影,所以这个国家的人民几乎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容易忍受统治者对自己人权和自由的践踏而非是因为反抗可能引起的流血和牺牲。甚至有人把“忍”字奉为至高美德,认为只要拥有了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的和谐就可以不管天下大乱天昏地暗,“英雄主义”更被嘲笑为抢出风头,人民的“公共意识”更让人不敢恭维。另一方面,这个民族又太缺乏冒险精神,比如说,安土重迁是任何一个地球居民都会有的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但当生存遇到威胁的时候,很多国人更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饿死而不是去其他地方寻找可能出现的新的机会。种种原因加在一起,都使得这个民族对统治者的任何政策都表示顺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有反抗之心,也正是如此,这片土地上的王朝交替深深吸引了我,要知道这个国家上任何一个新的王朝新的统治者的诞生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显得困难得多。   有趣的是,在对中国历史的解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把一个王朝的覆灭归结为统治者的昏庸或暴戾,如果历史可以这样简单,它根本就不足以值得我们如此慎重的对待。我个人认为,一个王朝覆灭的最直接原因是国家政策完全偏离了社会现实,与当时的经济水平格格不入或者背道而驰。   接下来,我将努力挖掘真相,将零星的片段拼凑起来,争取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认真审视我们的千年???明。探索的过程中,我将努力做到客观公正理性,而且,尽管政治上可以弄虚作假,但经济一般更能让人接近事实真相。在此过程中,也请各位高人多多指教。 一,秦朝的覆灭      在对历代帝王的评论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英明如秦皇汉武”,我不知道这种论调从何而来,但我将证明,秦始皇和汉武帝非但不英明,反而是中国历史上最失败的统治者。   谈到秦朝,这个朝代给我们的印象显得有些太过戏剧,它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荣耀和期: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一统的局面,结束了500多年持续不断的战火和纷争,中国历史从此由分封制进入到中央集权制,且它的统治者希望自己的统治可以延续到千秋万代,但讽刺的是事实却恰好相反,秦朝犹如昙花一现般只存在了15年。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这是秦朝丞相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一段原文,表明了自己对皇帝驱逐宾客的担忧。很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尽管这种危险并不是最主要的。   那么两千多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结束了这个短命王朝的命运呢?   一,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   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淮南子·人间训》。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尽管现有的历史书籍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或者提及这个问题,但它确实存在着:中国大多数王朝的覆灭无不与战争有关,而发动战争的原因却显得荒谬可笑——为了君主的荣耀,即通俗意义上的“面子”。中国人对“面子”的喜好简直到了一种痴狂的程度,历史上如此,现在仍是如此,那些各种各样的“面子工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当然,其实为了君主的荣耀发动一场战争的并不只是中国,这样的例子在欧洲历史上也存在过,但中国是唯一一个不考虑战争预算的国家!不计成本,不计得失!这一点我将在以后的具体事例中详加说明。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土地上分布这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国家,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而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五百多年!我不知道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是多长,但五百多年的时间里至少也有十代人吧?这十代人每天都要生活在战争的恐慌中,时刻担心着被夺取性命或者家园,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一团糟糕,但我相信,渴望稳定的生活环境一定是当时每个中国百姓的愿望。公元前221年,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军国主义思想浓郁的秦帝国在“耕战”的积极对外扩张政策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短暂的九年时间里,迅速征服了广大的中原腹地,在五百多年的纷争中,我相信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稳定的生活环境是每个老百姓最大的愿望。   但遗憾的是,秦朝只是满足了人们前面的愿望,却没有帮人们实现后面的愿望:秦朝只是统一了中原腹地,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