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完政权几方铜印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完政权几方铜印研究

天完政权几方铜印研究   在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中,陈列着一件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农民政权“管军万户府”铜印。这是1979年我市文物工作者在市土杂公司废品仓库检选文物时被发现,后珍藏于九江市博物馆。据废品仓库管理人员说,此铜印是九江市郊县瑞昌县(现已改为县级市)土杂公司收购所得,说明应是瑞昌境内出土。   该铜印呈圆形,直径12厘米,厚1.2厘米,通高9.1厘米,重1500克。印钮扁平,上窄下宽呈梯形。印面为外圆内方,正方框内从左至右阳镌篆书“管军万户府印”六字,框四廓饰对称云雷纹。印背右侧刻有与印文相同的阴文“管军万户府印”六字,左侧刻两行阴文“中书礼部造”和“治平三年月日拾”(图1)。   (一)   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北方,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5月首先揭开了农民起事大幕,10月,南方徐寿辉、邹普胜领导的红巾军攻破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徐寿辉以蕲水为都城,僭称皇帝,国号“天完”(取压倒“大元”之意),改元“治平”,封邹普胜为太师。四年后,即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在毫州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南、北两支农民军在政权建设特别是军事建制中,为了发布命令、移行公文、任命将领的需要,铸造了许多铜印,但是,这类印在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的眼里都属于“异端”,发现的话要及时销毁,故至今保存下来的极为珍贵。本文仅就元末南方徐寿辉农民政权有关管军机构的几方铜印作一简略梳理,并着重对徐寿辉农民政权迁都九江后又几迁几出的过程作一初步考释。   徐寿辉,又名真一,一作真逸,湖北罗田人,元末南方红巾军农民起义军领袖。有关元末徐寿辉农民政权管军机构方面的铜印,据笔者查阅到的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发现的总共有七方(含九江发现的在内):   一是1965年河南省光山县一社员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现改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件“管军万户府印”。印径13厘米,印厚1.2厘米,重560克。印面外圆内方,印文为从右至左六字篆书“管军万户府印”,印背一侧刻有“管军方户府印”,另一??刻“中书礼部造,太平年月日”(图2)。   二是1979年9月在湖北省通城县四庄乡上坪村麻鸭窝出土一件“统军元帅府印”。整印完整无缺(图3),现藏湖北通城县博物馆。印直径13厘米,印厚1.1厘米,通高9厘米,重1500克。印面外圆内方,四廓对称阳刻云纹,印文为六字篆书“统军元帅府印”,印背手柄右侧阴刻“统军元帅府印”,左侧刻“中书礼部治平四年月日给”。   三是1980年4月在江西省南丰县古城公社汪坊村出土的一件“管军万户府印”,现藏江西南丰县博物馆。印直径11厘米,印厚1厘米,通高8.8厘米,重1100克。印面外圆内方,四廓刻饰对称云纹,内方框边长7厘米,印文为从左至右六字篆书“管军万户府印”(图4),印背手柄右侧阴刻“管军万户府印”,左侧阴刻“中书礼部造”和“太平元年月日给”。   四是1982年在江西省丰城县(现改为县级市)荷湖公社出土一件“管军万户府印”,现藏江西丰城市博物馆。印直径11厘米,印厚1厘米,重1000克,印钮扁平,柄高7.5厘米,上端宽2.5厘米,下端宽2.8厘米。印面外圆内方,四廓刻饰对称云纹,方框内印文为从左至右六字篆书“管军万户府印”(图5),印背右侧阴刻“管军万户府印”六字,左侧阴刻“中书礼部造治平二年月日”。   五是1982年3月在江西高安市土产公司废品收购站仓库拣选到一件“管军千户所印”。该印印柄已残失,现藏江西高安市博物馆。印直径10.3厘米,印厚0.7厘米,重900克。印面外圆内方,四廓刻饰对称云雷纹,内方框边长7厘米,方框内印文为从左至右六字篆书“管军千户所印”。印背略小于印面,直柄已残失,柄两侧刻有背款,惜磨损严重,仅依稀可辨,右侧似刻“管军千户□□”,左侧似刻“中书礼部□”和“□□□□月日”   (图6)。   六是1990年5月在湖北随州市万和区宠家村董家庄修水库时出土了一件“统军元帅之印”。该印保有完好,现藏于湖北随州市博物馆。印直径12厘米,厚1.7厘米,通高9厘米,重1309克。印面也外圆内方,四廓刻饰对称云纹,方框内印文为从左至右六字篆书“统军元帅之印”,印背手柄右侧阴刻“统军元帅之印”六字,左侧阴刻“中书礼部造”和“太平三年月日”(图7)。   此外,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的有三方:   一是清代罗振玉收藏的一件“统军元帅府印”。印直径13厘米,印面外圆内方,四廓也刻饰对称云雷纹,方框内印文为从右至左六字篆书“统军元帅府印”,印背右侧刻有“统军元帅府印”,左侧刻有“中书礼部造”和“治平四年月日给”(图8)。   二是清代汪中的《述学·补遗·释印》中记载有岳州黄山(今湖南安乡县)出土有两件“管军万户府印”,原文称:“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