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谎话的识别研究
摘 要
“谎言”与假话并不同一。逻辑真实、法律真实、主观真实,三者都具备的信息
才是“实话”;缺少其一,就是“假话”。谎言与假话的本质区别在于说话人的意念。
说话人以为自己说的是假,无论事实是真是假,都是“谎言”;说话人以为自己说的
是实话,而事实上不是实话,这样的言语才是假话。
谎言至少有两方参与者,一方是谎者,一方是被谎者,他们之间可能还有若干个
传谎者;说谎者有说谎的自觉意念并竭力掩饰说谎的痕迹,被谎者没有接受谎言的主
观意愿。这是构成谎言的两个必备条件。
我们还探讨了谎言的其他特征。谎言的形式有有声的“言”,也有无声的“言”;
“言”的载体不仅仅是声音,还有文字。谎言的内容包括事件、态度、情绪与情感四
种。谎言的产生手段有捏造、隐瞒、暗示、伪装四种类型。谎言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谎
者的动机。
从性质上来看,说谎是一种以言行事行为与以言成事行为,是一种交际策略。包
含谎言所有的必备条件,剔除谎言非本质的、可此可彼的特征,我们关于谎言的定义
是:说谎是人们有意把自认为虚假的信息传递给他人的言语行为与交际策略,谎言是
说谎的产物。
为了更好地认识谎言的特点,我们从谎言的主体、说谎者的动机、谎言的内容、
谎言的方式、面临的后果、可识别度等角度对谎言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不同类型的谎
言,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态度。其中,群体谎、领域谎、恶意的谎言、高风险谎言、
强动机谎言、主动型谎言、低识别度谎言是必须识别的谎言,善意的谎言、中性的谎
言、零风险谎言、弱动机谎言、高识别度谎言是不必刻意识别的谎言。
关于谎言的道德价值,不能一概而论。标准是相对的。要综合衡量说谎的必要性、
谎者的动机与谎言的影响这三个因素。面对实实在在的生存威胁或者迫于一定的环境
压力时,说谎是避免不了的权宜之计;如果在说谎之外,还有别的选择——是否可以
得到宽容,要视谎言的内容与被谎者的心胸而定;在完全没需要的情况下说谎,要么
被沦为笑料,要么被人厌倦、疏离。意在利他、利集体、利民族、利国家、利社会的
动机是善意的动机,能得到当事人的理解与原谅;意在误导、愚弄、侮辱、侵犯、剥
I
夺他人的动机是恶意的动机,是预防与严惩的对象;意在自保、自利、自娱娱人,出
于礼貌或印象管理的中性谎言大多能得到人们的原谅。谎言有维护正当利益、激发人
的潜能、创造出良好的生理与心理感觉等正面影响,也有逃避责任义务、窃取不正当
利益、阻抑社会效率与他人才华贡献、破坏社会秩序等负面影响。总之,一个人不可
能不说谎,必要的、适度的、非恶意的说谎是可以接受的;不必要的、频繁的、刻意
的说谎令人反感与厌恶;恶意的、造成负面影响的说谎要予以严惩与打击;只有在为
环境所迫的情况下、心怀善意且取得正面效应的谎言,才有积极的道德价值。
谎言的根源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为了趋利避害,有时是为了追求刺激。趋利
避害是生物界繁衍进化最本质的根据,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最根本的内在推动力,也
是话语的根本原则。对于生命体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利”,死亡是第一位的“害”。
对于具体个人而言,在“生”与“死”之间有一张纵横交错的利害网。不同人对不同
利害重要性、级别性的认识,取决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不同人在不同情
况下利害的选择,取决于当时的利害风险比较与成本比较,需要的程度比较与处理的
难度比较;付诸现实的最后的利害取舍,都是以自己主观的避负求正原则进行的,反
映了人的智慧、品性与当时的生理、心理状况。追求刺激是趋利避害的一种具体表现。
因为刺激是快感、快乐的源泉之一,快感、快乐永远是人们锲而不舍的“利益”之一。
说谎是一种语言策略,说谎与否面临着利害的比较选择。说谎可能要付出一定的生理
成本、心理成本、直接损失成本、发展成本、道德成本乃至法律成本,也可能得到一
定的生存收益、成长收益、即时收益、人际收益、经济收益与政治收益。选择的过程
就是成本与收益的博弈过程。最终是说实话还是说谎话,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选
择。
谎言的指征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谎言的个性主要体现在谎言的情境性差异,谎
言的情境性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与被动之间。因此,本文在研究谎言的指征时,
把谎言分为主动型谎言与被动型谎言进行分别考察。被动型谎言即被动的说谎、临时
的说谎;谎者处于弱势地位;谎言多为自保。主动型谎言即主动出击的说谎、有所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医网《不同病因心肌病诊治进展及病案分析》(国家1类学分5分)课程答案.docx VIP
- 小学科学教学融入STEM理念的设计与实践案例:四上-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王怡华.docx VIP
- 乒乓球校本教材.pdf VIP
- 一种具有高性价比的五电平逆变器拓扑 Five-level inverter topology with higher cost performance.pdf VIP
- 2025国开《调剂学(本)》形考任务1234答案.pdf VIP
- (高清版)DB37∕T 4733—2024 预制舱式储能电站设计规范.pdf VIP
- (学制与年限.doc VIP
- SCR催化剂生产工艺及设备简介.ppt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十单元 游三峡-小数除法 测试卷-青岛版丨五四学制(含答案).doc VIP
- 防台、防汛专项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