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彪悍人生”物化面孔
“彪悍人生”物化面孔
网络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我觉得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烙印着这个时代的“精神”,这是一种正在中国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顽强地生长着的精神,在每一个人的灵魂里扎根的精神,一种崇尚奋斗、进取和财富的权力意志。“彪悍”这个概念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因为它所展露的生存哲学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准则。在这个时代,精英只能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彪悍人群中产生,彪悍意味着强悍、勇敢、无所畏惧和敢作敢为,彪悍意味着拒绝伤感、怜悯、沉思与细节,彪悍意味着在一个个直接的物质主义目标的刺激下向上流社会进军,彪悍意味着在对欲望与权力的迷恋及把玩中寻求快感和价值。 物质主义成为精神动力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曾经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中国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整个节目中的两个环节因为中美学生表现的强烈对比,令人震撼。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高中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几乎一致认为真理与智慧是更值得追求的价值,是具有超越性的稀缺资源而更具有挑战性,并且认为财富与权力仅仅是真理和智慧的伴生物。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单纯”的中国中学生也变得这么“功利”和“实际”。这也算是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道德家”和“批评家”的“无稽之问”了。 中国中学生的选择不正是反映了那句名言的“生存哲学”在中国的“社会基础”吗?中学生也不是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而且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一样地遵循着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丛林法则,我宁愿相信他们并非对真理和智慧真的一点追求也没有,可在中国社会要生存下去,要养家糊口,光有超越性的“真理与智慧”根本就抵挡不了生活的重压。在我们这个大时代,诗歌、知识与信仰似乎都属于“奢侈品”,只能是那些有钱有闲阶层才能消费的“物品”(他们是否愿意真的消费这种“虚无的物品”,鬼知道?),并且在很多人的思维里,这些都属于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的“意识形态”,也不能给人一种如同钻石那样温暖而坚硬的质地感。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一个人当然也需要救赎,可救赎的关键并不在于精神性的自我超越,而在于物质成就。有了物质成就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一切,我们才能获得一种安全感。记得美国华裔人类学家阎云翔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在中国,每个人都想削尖脑袋往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挤,拼命地不惜一切代价地试图进入上流社会,因为在中国只有这个阶层才有最牢靠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个阶层才有扎实而体面的尊严,而在社会结构的其他分层里,人活得就像帕斯卡所说的那样:尘土中卑贱的爬虫。而在美国或其他欧洲国家,社会的每一个阶层都生活得有尊严感,都有自我的认同和社群的归属,他们会喜爱自己的职业特性、阶层趣味与社区生活。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似乎在形象地传播当代中国生活的讯息,彪悍的含义就是勇敢地把自己扔到市场的滔天巨浪中,做时代的弄潮儿,去争夺属于自己的资源和幸福。《南方周末》做过一个摄影报道,说一个外地大学毕业生来到上海找工作,住在浦东简陋的十元店,每天日出而觅,日落而归,总是两手空空地回到住处。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冲进”上海,他说只有在上海,人才会有梦想,物质的梦想,精致生活的梦想,他直言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老板,功成名就后坐在金茂大厦的顶层俯视上海滩的浮华与绚烂。这个朴素的学生说出了这个时代流行的梦想形态,在这种梦想的刺激下,人的潜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激发的过程就是彪悍的人生能量释放的进程,人在物质的精彩中终究会找到一种认同和迷醉。我身边很多的同学都想方设法留在上海,他们也一样地怀抱着理想,觉得在上海再苦难再卑贱也值得,总有发财的那一天,总有混得人模人样的那一天,总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而回内地就意味着被上海淘汰了,就意味着无能和没面子。因此,“彪悍的人生”还是有着它内在的根由的,问题是当人年轻贫困的时候总想当赚够钱了一定闲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赚钱和生活在上海这种城市无疑是没有尽头的,各种名目和形形色色的消费品、生活方式和流行色被不断地生产出来,被不断地进口过来,人就像无法停止的陀螺一样在上海滩的金色码头晕头转向地旋转,在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里不断地把自己抛掷到物质主义的迷沼。没成功之前,因为没有成功而必须成功,所以人生彪悍根本无暇解释,成功了之后意气风发珠围翠绕更不需要解释,若人生没有成功,则只能说明根本就“彪悍”得不够,更无权解释。人生成了物质主义的迷宫中一场无法退出的游戏,除非死神来强行地终止这个癫狂的游戏。 切断了超越的源头后,人生的意义完全成为私人的事情,意义可以随意地被自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