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文化与中国人生活世界
民俗文化与中国人生活世界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民俗信仰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腊月三十,人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是能够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都是由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的。
(二)民俗的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伸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1]13每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从民俗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在民俗传承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能力。
诺邓火腿的腌制方法,由老黄手把手教给了自己的儿子树江;陈皮鸭的手艺传自阿伦的祖父;周赛群在厨师学校传道授业,为孩子们的就业增加砝码;王德峰作为一名新入行的潜水员,在师傅的引领下,完成了一次不寻常的海底旅程;5岁的宁宁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宁波人的这种庆贺新年的传统将会在宁宁的心中得以传承。无论是家庭传承、师徒传承还是节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一代代绵延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下去。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17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开创并延续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清明节出门踏青、插柳条;重阳节登高放纸鸢、插茱萸等等,许多习俗自先秦两汉时就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至今。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1]18民俗文化是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积累和总结,在历经千年的传播过程中,语言和行为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工具,这种特性也决定了民俗文化的变革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望果节,这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果”起源于公元5世纪末,在这个时期,它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只是开镰收割前的一种活动。8世纪后期,西藏进入佛教兴盛时期,“望果”也带上了教派色彩。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该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四)民俗的类型性。民俗的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资企业5S管理实践与思考.doc
- 日语精读教学改革与创新.doc
- 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研究现状.doc
- 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doc
- 早期中国电影好莱坞梦想.doc
- 早期文艺复兴艺术研究观念流变论.doc
- 早期中国戏曲照片及收藏.doc
-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doc
- 时代名流人工作理念(上).doc
- 时代名流人工作理念(下).doc
- 2025年服装行业服装设计趋势与时尚品牌推广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风险投资行业风险投资趋势与创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二手车行业二手车市场消费者偏好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新兴模式及趋势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餐饮行业餐饮消费升级趋势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服装饰品娱乐传媒行业时尚消费趋势与娱乐产业创新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VR技术领域VR技术应用与虚拟现实市场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服装纺织行业时尚可持续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电信通信行业5G技术发展应用前景分析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