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代名流人工作理念(下)
时代名流人工作理念(下)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谁而工作?
探寻人生的意义和轨道
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一位老人看到一个放牛娃,与这个放牛娃攀谈了起来:“你放牛为了什么?”
“等长大了娶媳妇。”放牛娃想都不想就做出了坚定的回答。
“娶了媳妇又为了什么?”老人追问道。
“当然是为了生娃子啊。”放牛娃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回答却是不假思索的。
“生了娃子又为什么呢?”老人继续追问下去。
“像我一样放牛啊。”放牛娃想了想,回答道。
“牛在哪里呢?”老人不依不饶的问道。
“牛在我放的牛的肚子里呢。这头牛很快就要生了你老人家看不出来吗?等小牛生出来,就可以跟着牛群在蓝天白云下吃草了。”放牛娃一脸憧憬的样子。
……
在一所城市的中学校,一位逃课的中学生读到了上述这则故事,马上联想到自己:
读书为了什么?上大学。
上大学为了什么?找个好工作。
找到好工作为了什么?挣钱买房买车。
买房买车为了什么?为了娶个贤惠漂亮的好媳妇。
娶个好媳妇为了什么?生孩子。
生了孩子为了什么?为了读书。
书好读吗?不好读。俗话说:书难读,工作难做。
……
这个中学生想来想去,顿感人生的无趣:放牛放牛,牛算什么东西?读书读书,书又是什么东西?难道人生就为了几头笨牛和几本破书?还得把苦难一代代的传下去?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思来想去,逃课以后还要受到老师家长的责罚和同学伙伴的冷眼,这个中学生怎么也想不开。于是,他就跳楼自杀了。
人生就是一场周而复始的轮回,就人生的结局而言,都是殊途同归:皇帝固有一死,而小民也不可苟活。那么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喻恩泰演绎了一个在战国时期响当当的角色:张仪。张仪出生于贫民之家,小时候也在蓝天白云下放过牛,后来师从一代奇人鬼谷子。学成归来之后,张仪先是以合纵之策游说于列国,没见多少效果,之后,他改用连横之策专门为秦国设计,后终于说服秦君而被拜为相国,于是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开始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六国之师未能叩开函谷关却屡屡丧师失地,秦君嬴驷一举受周礼而尊王,轻轻一诺便令楚尽退攻秦之数十万大军……列国在其连横之策下被不断削弱,秦国也不断地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可是秦昭文王死后,秦武王嬴荡并不买张仪的账,反而弃之不用,秦廷政敌却相反要取张仪的人头,张仪不得不在家破妻亡之后辞秦归魏。在归魏之时,秦武王却感念张仪为大秦立下的不世功劳,命人送来两车金银财宝。此时的张仪正可谓:论名,曾经的他名噪列国令天下君王臣工尽皆侧目;论利,现在的他已荣登天下首富宝座。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张仪荣归故里,见到了卧病在床的老母,对老母说:娘,我成功了,您看,这些白花花金灿灿的财宝。可张仪老母却说:仪儿,你现在成功了,赶紧娶个媳妇,生个娃儿吧!在为老母送葬归来之后,路遇一家小馆子,进去吃饭,发觉小店的老板竟是当年大名鼎鼎与自己一度同朝为官、一度沙场相见的犀首,于是二人对饮,纵论天下风云只剩过眼云烟,只道人生便是一壶浊酒。醉问夕阳几时下?夕阳无语天天下……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是活得有意义的前提条件,生存是人生最大的实惠,也是上帝所赋予人生最大的公平。但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现实生活中一些女孩子谈恋爱时宣称:宁可在宝马车里面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宁愿安贫乐道?有多少人不向往荣华富贵?有多少人不羡慕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人不想做好人?可是做好人也是要有条件和资本的!
在英国作家威廉·萨克雷的名作《名利场》中,女主角贝姬曾经这样表白自己:“如果我一年有5000英镑的收入,我想我也会是一个好女人。”赫胥雷弗教授在他的《价格理论与应用》一书就贝姬的上述表白出了一道思考题:如果这个表白本身是真实的,即贝姬每年有5000英镑收入的话,在旁人看来她就真变成一个好女人,那么人们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贝姬是想做个好女人的,但是她太穷,所以做不了好女人。如果贝姬每年有5000英镑的收入,她就会恢复好的本性。第二,贝姬本来并不愿意做一个好女人,就像不想辛苦劳动一样,但是如果有人每年给她5000英镑作为补偿,为了这些钱,看在这些钱的份上,她也就勉为其难地去做一个好女人。
赫胥雷弗教授所提出的问题,指示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实:做一个好人需要成本!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至于这一成本是多少,国家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欲望不一样,标准也会不一样。
那么,做好人的成本来自哪里?答案只有两种:一种是不劳而获,一种是工作所得。
不劳而获的情形有很多种,这里我们只说工作所得。惟有通过工作所得,我们才能具备做一个好人的成本。不言而喻,如果我们想做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