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在全真道发展过程中作用与地位研究.docVIP

昆嵛山在全真道发展过程中作用与地位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嵛山在全真道发展过程中作用与地位研究

昆嵛山在全真道发展过程中作用与地位研究   [摘要]作为全真道的发源地,昆嵛山对全真道的兴起与发展有过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宗教信仰两个方面探究昆嵛山为全真道兴起和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并分三个阶段分析昆嵛山在全真道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变化。   [关键词]昆嵛山;全真道;自然环境;宗教信仰   [中图分类号]K2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24-03   昆嵛山地处登莱之域,金元时期属登州、莱州、宁海州辖属,是胶东半岛最高峰,支脉众多,绵延数百里,被誉为“海上仙山之祖”。①金元之际,王重阳在此创立了全真教。随后,其弟子在昆嵛山各支脉山峰中设立道观,为全真道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历来史家研究全真道的传播,都未曾重墨点染昆嵛山的作用,或者说未曾系统分析过昆嵛山在此伟业中的重要影响。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许地山所著《道教史》等一系列道教史的著作中,对昆嵛山文字记载只落下寥寥数笔,不禁令人扼腕叹息。郭武先生的《全真教概谈》、汤其领先生的《王重阳与全真道之创立》则分别是从理论上和全真教具体的兴起历程上加以论述,均未将重点置于昆嵛山在全真道的兴起中所发挥的作用上。《全真七子与齐鲁文化》一书中,对于全真道在胶东半岛的兴起同样做出了论述,并列举了昆嵛山上著名的道观及碑刻,但书中仍是涉及甚广,未对昆嵛山的作用做出具体描述。今人研究全真道的兴起与发展,主要集中在对于全真道的思想主张的研究,或以王重阳与全真七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及昆嵛山的甚少。国外研究学者对于全真道的研究,大都从信徒或道观入手,或以全真七子为研究对象,或更加注重对于宗教意识的认同,都未曾对于作为全真教发源地的昆嵛山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初步介绍过昆嵛山的情况。如张云涛先生《全真道发祥地昆嵛山》一文就全真道在昆嵛山的发展历程及各位高道做了简单介绍,张玉强《全真教在昆嵛山兴起的历史根源及其对千古“文登学”的深刻影响》一文主要是谈到了有关昆嵛山神话描述及其为早期道教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但深入思考后不难发现,昆嵛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气候、水文、地质等)、当地的民俗风习包括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环境都对全真教的兴起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一、昆嵛山为全真道兴起所提供的条件   金大定年间(1161~1189),王重阳在陕西传教受挫后东游至胶东半岛,携弟子在昆嵛山烟霞洞修炼长达五个月之久,随后前往登州、莱州、宁海州创立了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王重阳为何会选择在昆嵛山修道创教,这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金朝散大夫国偁在《玉虚观记》中说:“东牟之昆嵛,昔麻姑洞天也。诸山绵亘相属,秀异峭拔,为东方之冠。山之足蹈于海者三,相距皆不满百里;蓬莱、瀛洲、方丈,朝夕相望于晻霭间。盖天地英灵、自然之气独钟于此,故世多神仙异人焉。”②   (一)昆嵛山周边自然环境渲染了宗教神秘感   昆嵛山位于三州近海之域,《读史方舆纪要》载“大昆嵛山,在州(莱州)东南四十里”,③被誉为“海上仙山之祖”。因处山海之间,群山连属,峦峰参差,雾霭纷纷,山海雾气形成的氤氲之象,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昆嵛山的神秘感。王重阳在烟霞洞修炼时,曾写诗赞誉昆嵛山的美景:“躬参真圣望昆嵛,峦影岚光锁太虚。秀气锐招闲客至,害风堪与彩云居。”④高晔的《元玄都观碑》也说:“地形豁爽,气象郁葱,作控卢山,右瞰武宁,前列岿峰,后依故郡,缭长河之沃流,荫乔木之萧森……引云烟之霮霨,耸峦峰之参差。翠色岚光,霭然可掬,环州大壑,宗纳万川,巨海洪波,浩然无际。”⑤李纯甫在《栖霞县建庙学碑》中言及昆嵛山时说:“羽衣缁冠之党,遐想蓬莱、方丈隐隐在目睫间,亦天下之奇观也。”⑥昆嵛山风景神秀,山海相映,氤氲雾霭之间使人如入仙境之感。再者,海上仙山蓬莱位于胶东半岛的西北部,与昆嵛山距离并不遥远,故“遐想蓬莱、方丈隐隐在目睫间”,⑦以蓬莱仙岛的传说渲染了昆嵛山羽化登仙的神妙境界。   正如丘处机所言:“姑余之西,苍山之东,全道庵者,形势之地也。气象恢弘,峰峦巉绝,大石长松,莫知其数。”⑧正是这种幽谧的环境吸引着全真道人至此修炼传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2言:“金世宗大定六年,师甫(丘处机)十九,递居昆嵛山。”⑨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阳在收丘处机、谭处端、马钰、王处一为徒后后,携四人由宁海赴昆嵛山烟霞洞修炼,并在此收郝大通为徒,王重阳在昆嵛山奠定了以后全真教发展的精英群体。   (二)昆嵛山地区的人文宗教信仰为全真道发展提供了条件   昆嵛山所在的胶东三州“地属齐,有秦汉之遗风,故其人尚鬼道”。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该区域充分吸收了儒、释、道三家文化,儒道互补、佛道想通,融合本地区域宗教信仰,形成了三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