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重力调查在马尔康地区隐伏岩体圈定中应用.docVIP

区域重力调查在马尔康地区隐伏岩体圈定中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重力调查在马尔康地区隐伏岩体圈定中应用

区域重力调查在马尔康地区隐伏岩体圈定中应用   [摘要]文中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物性资料等在高海拔、地形条件较差地区圈定隐伏岩体、半隐伏岩体范围,为在该地区进一步布置各种大比例尺勘探工作提供靶区。   [关键字]布格重力异常 航磁异常 隐伏岩体   [中图分类号] P63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45-2   1引言   马尔康地区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属于寒冷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雨水较少,昼夜温差较大;区内海拔一般在3500m~4500m,最高四姑娘山海拔6250m;地貌上大部分为构造剥蚀和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高山区,河谷切割,地形高差悬殊,地势险峻、植被繁茂、灌木丛生,雪山矗立,河流交错,对开展野外勘探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主要是在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地形条件难度较大地区进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地构造、确定断裂带展布、圈定隐伏岩体和沉积盆地范围、提出找矿远景区、为进一步布置各种大比例尺勘探工作提供靶区。   2地质概况   工作区区域构造板块划分为松潘—甘孜造山带,位居中国西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系之东缘;岩浆岩活动较为强烈,印支—燕山期岩脉十分发育,以中—酸性脉岩为主,有花岗伟晶岩、二长花岗岩、花岗细晶岩、闪长岩、蚀变中性盐、细粒花岗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多种岩脉,以花岗伟晶岩脉最为发育,其与矿产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3工作方法技术   测网布设采用3km×2km自由网;测点点位基本执行理论设计点位,野外作业中采用1︰10万地形图定点与手持导航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点定位,用GPS定位仪实际测量测点三维坐标。   重力测点观测利用LCR高精度重力仪,采用单程观测法;资料整理按照《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0082—2006)中的“五统一”原则进行改算,即① 统一采用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系统;② 统一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③ 统一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推荐的1980年公式计算正常重力值;④ 统一采用规范规定的公式进行布格改正和中间层改正,⑤ 统一采用2.67g/cm3中间层密度值;远区地形改正半径为166.7km。   4布格重力异常解释推断   4.1热地坪重力低异常(L25)   该异常位于测区马尔康地区金川县东侧;布格重力异常呈椭圆形,走向北西,由8条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封闭,异常最小值为-410×10-5m/s2。   布格重力剩余异常亦呈北西向的椭圆形,幅值-12×10-5m/s2,重力低异常圈闭明显;布格重力垂向二阶导数异常与布格重力剩余异常形态基本相似。   据航磁资料,化极航磁(△T)异常变化较为平缓,仅在布格重力异常南部出现,且范围不大,局部异常有两个极值点,其幅值为40nT(见图1)。   据地质资料,该重力低异常(L25)地表出露晚三叠纪新都桥组灰黑色炭质绢云板岩、千枚岩、粉砂质板岩,夹变砂岩、侏罗纪二长花岗岩以及三叠纪正长岩;在该重力低异常部位有两个北北西走向的侵入岩体,重力低异常极值点与东侧侵入岩体相对应,布格重力异常北端出露的侵入岩体向北伸至悉木斯曼重力低异常区(L28),与(L28)重力低异常形态亦完全一致(见图1)。   据物性资料,二长花岗岩密度为2.62g/cm3,三叠纪密度值为2.67g/cm3,二长花岗岩属低密度,与围岩有一定的密度差;二长花岗岩磁化率为0~10×10-5SI,为弱磁性。   垂直热地坪重力低异常图切重磁异常综合解释剖面,剖面两端点坐标分别为228.07/3473.95、248.19/3495.89,剖面长度29.78km,方位角42.52°。正演拟合剖面结果表明,热地坪重力低异常(L25)是由呈柱状的半隐伏的二长花岗岩引起(见图2)。   以上分析说明,热地坪重力低异常(L25)是由侏罗纪二长花岗岩所引起;岩体呈北西走向,向北变窄且继续延伸,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岩体主体位于布格重力异常的中心部位,地表有岩体出露,岩体边界即剩余布格重力异常零等值线。   4.2珊瑚沟重力低异常(L29)   珊瑚沟重力低异常(L29)位于马尔康东部,在区域重力场上表现为:东部呈密集的重力梯级带,西部为低背景宽缓异常区;该重力低异常恰好处于两种不同重力场区的过渡地带;布格重力异常有5条等值线圈闭,且等值线发生明显扭曲,布格重力异常形态呈椭圆形,走向北东向,布格重力异常中心点最小值为-395×10-5m/s2(见图3)。   珊瑚沟重力低异常(L29)在布格重力剩余异常平面图上为椭圆形、走向北东,北东端向外延伸,异常面积约270平方千米,幅值约-11×10-5m/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