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车 轰二OO三年七月二十三21.ppt

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车 轰二OO三年七月二十三21.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车 轰二OO三年七月二十三21

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 车 轰 二OO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 前言: 诊断的概念: 广义 第一:对正常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 品质、人格特点、发展水平的评估; 第二: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人进 行心理评估。 狭义 对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诊断 临床心理学中的相关医学诊断 咨询员 学会诊断 学会整理、记载 诊断主要内容 诊断结果 程序 常用方法 存档 第一节 初诊接待 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一、学习目标 学会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操作步骤 (一)做好咨询前准备工作 (二)礼貌接待礼貌语言 1.起立迎接来访者,示意坐位,“请进”!“请坐”! 2.“欢迎您前来咨询,谢谢您的信任”。 “我愿提供心理学帮助”、“请填表格”。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不可逼问 间接询问:“我在哪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 直接逼问:“您找我什么事?说吧!” (四)询问结束,明确表态,能否提供帮助。 (五)简要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便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方式。(见本节“相关知识” (七)问题归类。不同类别的心理问题,有其特点,是咨询工作针对性的依据。 三、相关知识 (一)社交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印象:是指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1.良好咨询关系对 2.第一印象→确立咨询关系→关键作用 3.第一印象不良→收集资料遇阻→求助者不 愿向不信任的人敞开内心世界。 临床资料收集 咨询效果 重要影响 (二)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1.心理诊断中,收集求询者资料,包括个人生活、思想状况、个人成长过程、恋爱、婚姻、交友、工作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不可泄露。 2.心理测量结果也属保密范围。 (三)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性质与范围,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心理咨询各种形式,见第六章“咨询心理学”有关部份。 (四)归类几种方法介绍 表现 形式 恋爱 婚姻 家庭 心理成长发育 社交适应人际关系 躯体 疾病 其他 问题严重程度 轻、中、重 问题的一般原因 生物学原因 认知原因 社会原因 问题的具体原因 躯体情况 本人的人格因素 具体压力特点 四、注意事项 (一)避免紧张情绪 1.初诊缺乏经验,情绪紧张 3.进行初诊接待操作步骤练习。 (二)语速适中,吐字清楚,使求助者听懂、理解。 (三)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一旦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特别是对心理测量资料严加保密。 (四)对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功能勿随意夸大,咨询者勿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或作任何承诺。 (五)勿吸烟、勿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如玩弄铅笔、轻敲桌面、抖动身体等)。接来访者之前,绝对不许饮酒或服用兴奋、镇静药物。交谈中不能东张西望,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 (六)端正求助动机,增强对心理咨询的信任,不脱离实际的过高期望。 第二单元 摄入性谈话 一、学习目标 收集临床诊断资料 二、操作步骤 (一)确定谈话目标、内容、范围——见“相关知识”(一) (二)确定提问方式 ——见“相关知识”(二) (三)倾听 ——见“相关知识”(三) (四)控制谈话方向 ——见“相关知识”(四) (五)对谈话内容归类 ——见“相关知识”(五) (六)结束谈话(申明承诺的话):(见《教程》P4 1.表态——保密、了解心理问题 2.征求意见 3.约定再谈 4.若发现精神问题,建议进一步检查或会诊 5.如确诊研究矫治方案 6.客气话道别 三、相关知识 (一)确定谈话内容、范围的依据 2.观察疑点 情绪低落 焦虑不安 欲言又止——可能有深层心理问题 3.心理测评结果 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引发抑郁原因确定谈话目标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 5.把问题分清前后、主次,弄清关系,再依 次提问,进行摄入性谈话。如孩子学习状况,夫妻之间关系。(书P5) (二)根据谈话目的和想收集的资料内容确定提问方式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