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历史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doc.docVIP

二轮历史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轮历史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doc

专题一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知识梳理】 ? 政治 经济 文化 夏 商 周 ①社会性质:奴隶社会 ②夏: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③商:内外服制度;弥漫着神权色彩 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①农业:石器助耕,简单协作;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土地制度:井田制; ②手工业 :与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青铜冶炼业发达,官营手工业产生;丝织业得到发展。 ③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 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①成熟文字产生。 商:甲骨文 商周:金文; ②早期绘画和大傩之舞表明古人对美的追求。 ? 政治 经济 文化 春 秋 战 国 ?①周天子势力衰微和诸侯争霸使分封制被破坏; ②各国推行变法,以秦商鞅变法为代表 ,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 ③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 权的雏形。 ?①农业:铁犁牛耕的使 用,水利工程的修建,自耕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耕作方式形成;井田制逐步瓦解,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产生。 ②手工业 :以冶铁业为 主。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 ③商业: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金属铸币,大都会出现。 ①思想:“百家争鸣” ; ②科技:《石氏星表》; ③文学:《诗经》、楚辞 ④艺术:战国的帛画浪漫而古拙,出现职业的艺人。 【阶段特征】 一、夏商西周时期: 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2、经济上:农耕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形成。 二、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社会转型时期、文明基础奠定。 1、政治上: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日益增强。出现中央集权的雏形。 2、经济上:生产力不断进步,小农经济为主体,精耕细作为技术特点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基本形成。 【重点透析】 一、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土地、财产和权力继承上的矛盾。 ②内容: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明确大小宗的关系,核心是嫡长予继承制 ③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嫡长子继承制;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与分封制互为里表维护统治。 ④作用:确立了一套分配与继承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对影响后世大。 二、孔子的“仁”和“礼” 1、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内容:“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3、具体表现: 政治:“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 “正名”——做到贵贱有序; 用“德”教化人民。反对苛政和刑杀。 社会生活:人要具有爱必,关心、尊重他人;尊老爱幼。 4、 “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指人内在的道德素养,是礼的基础。 “礼”是指外在的规范,是仁的具体表现 。 二、古代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知识梳理】 政治 经济 文化 秦朝 汉朝 ?秦:统一六国,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官:察举制 。秦法:细密而严苛。 汉:汉初郡国并行制度;汉武帝巩固发展了中央集权(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农业:法律肯定土地私有,重农抑商政策, 商业:统一货币、度量衡。 手工业:秦佣 农业:修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技术改进(发明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耧车等) 手工业:用煤冶铁;白瓷;丝织等技术世界领先,获“丝国”称号。 商业:长安、洛阳繁荣;丝绸之路。 秦:焚书坑儒; “书同文字”——小篆 汉:思想:董仲舒建立新儒学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主流思想。 文学艺术:汉赋、隶书、帛画。 科技:《九章算术》、地动仪、造纸术、麻沸散等领先世界。 【阶段特征】 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加强。 2、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3、文化上: 为适应国家统一和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和专制开始形成。 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重点透析】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①含义:“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抑商”就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目的:直接目的在于确保赋税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 ③历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西汉高祖和武帝的“抑商”措施。明清统治者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由官府垄断盐、茶经营;官府出台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