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对比.docVIP

3种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对比.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种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对比

3种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对比   【摘 要】目的:观察3种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B(口服特比萘芬),C(口服伊曲康唑)3组,分别为60例、50例和80例,3组患者均连用10天。结果:A组、B组和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74%和71.3%,C组和A组有显著性差异(χ2=11.90,P0.05)。结论:联合用药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单一种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有报道,75%的育龄妇女一生至少患过一次阴道念珠菌病,其中40%~50%发病过2次,而成年人中约5%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1、2]。由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患者十分痛苦。以往采用一般药物按常规治疗,容易复发难以达到满意效果。为寻求更理想的疗效治疗和防止RVVC复发,本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分别单独口服3种方法治疗RVVC,并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0名患者均来自本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间门诊拟诊为RVVC(病程2个月以上且复发至少1次以上)的患者,其中最大年龄66岁,最小18岁,平均28.3岁;病程2个月以上~10年,均为非妊娠期或哺乳期,无全身器质性疾病,1月内未口服抗真菌药物、2周内未外用抗真菌制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均正常者。全部病例均有程度不等的白带增多,呈黄色或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样,自觉外阴、阴道瘙痒或局部灼热感。擦除分泌物后局部可露出红肿的黏膜面。分泌物直接镜检或培养念珠菌阳性,同时检测到孢子和大量菌丝。   1.2 治疗方法 随机分设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60例,每次口服250?特比萘芬,1次/d,连服10d;在疗程的第一天和第十天各加服伊曲康唑一次,200?,2次/d。B组50例,口服特比萘芬250?,1次/d,连服10d。C组80例,口服伊曲康唑200?,1次/日,连服10天。停药后第7天复诊。   1.3 疗效评价依据 根据患者复诊的检查情况,将治疗的效果分成4级,即(1)痊愈:症状和临床体征基本恢复,真菌培养或镜检的结果为阴性;(2)显效:症状和临床体征??显好转,真菌培养或镜检的结果为阴性;(3)进步:症状和临床体征出现一定改善,但真菌培养或镜检的结果为阴性,且可观察到孢子和少量的菌丝;(4)无效:症状和临床体征的改善不明显,真菌培养或镜检的结果为阳性,同时检测到孢子和大量菌丝。将临床痊愈和显效病例合计为有效病例,计算临床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SPSS去统计病例的资料,不同小组之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A组:痊愈49例(82%),显效9例(15%),有效率97%;B组:痊愈24例(48%),显效13例(26%),有效率74%,和A组有显著性差异(χ2=11.90,P0.05)。   2.2 副作用情况 经过药物治疗后,3组中均有患者发生呕吐、恶心及厌食等不良反应,以服药后2天~5天最为明显,继续服药症状逐渐消失或停药后症状消失。A组不良反应高于B组及C组。A组9例(15%);B组2例(4%);C组6例(7.5%)。3组均未发现肝酶异常。   3 讨论   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是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但作用的位点不同,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较小。特比萘芬属于丙烯胺类药物,不但可以使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受到干扰,阻碍细胞壁的形成;还可以破坏真菌的细胞膜,从而将其杀死。伊曲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其作用的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中色素P450依赖酶的活性,使真菌细胞麦角固醇的合成减少,而产生抑制作用。两类抗真菌药均能减少导致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协同或相加效果。有研究显示: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在酵母菌体外试验中,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两种药物MIC值的几何均数,28株菌中有19株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3]。Barchiesi等发现: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合时,AIDS患者体内的白念珠菌未出现拮抗反应[4]。而对于光滑念珠菌,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合用可明显降低二者的MIC值[5]。有研究显示二者联合确实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6]。   本文中显示A组有效率明显比B组及C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联合用药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一种抗真菌药,其存在的缺点为毒副作用较大,有一定的风险,且会造成药物的浪费。最好选择作用点及代谢途径不相同的两种药物联用。由于抗真菌药物可供选择的范围小,且单品种药物给药的不良反应较多,故大大限制了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但不同类抗真菌药物的合用,可明显减小各自的副作用,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