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型红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酵型红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发酵型红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 以云南CTC红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酵母菌共生发酵,研究发酵型红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Abstract: Taking Yunnan CTC black tea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fter symbiotic ferment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yeas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fermented black tea beverage process.   关键词: 发酵;红茶饮料;加工工艺   Key words: fermentation;black tea beverages;process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S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325-02   0 引言   近年来,发酵食品的发展极为迅速,发酵茶饮料也因其保健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积极开展发酵茶饮料的研究,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乳酸发酵饮料的优点,还可以发挥茶具有各种营养保健功能的优势,是一种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型茶饮料[1]。   1 材料与设备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云南CTC红茶,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rglarious Lb),嗜热链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t),啤酒酵母(Beer Yeast BY)柠檬酸、蜂蜜、葡萄糖等。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无菌室、SZX-ZP 超净工作台、隔水式303A-1S 数显电热恒温培养箱、PHS-2 型酸度计、SANYO MEDICAL TREEZER、SANYO INCUBATOR、ERMA手持糖量计、722分光光度计、755B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方法   2.1 工艺流程   茶叶→浸提→过滤→灭菌→冷却→过滤→灭菌→混合接种→无菌瓶装→发酵→调配→活菌饮料   ↑   菌种活化→驯化→种子液制备→扩大培养   →灭菌→成品→冷藏   2.2 实验测定方法[2] 茶多酚:GB/T 8313-2002;可溶性固形物:GB/T 12143.1-89;氨基酸:GB/T 8314-2002;总糖:蒽酮比色法;酸度:酸度计测定。   2.3 红茶提取液的制备试验 以CTC红茶为原料,采用恒定的pH值,以浸提时间、温度、茶水比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L9(33)。   2.4 菌种的驯化 [3] 菌种纯化后接种于处理好的红茶提取液与MRS液体培养基不同比例混合液中,恒温培养,测定规定时间内pH 值和活菌数的变化,选择合适的pH值的试管,逐步培养驯化使菌种达到正常的活力。   2.5 灭菌方法 超高温瞬时灭菌:135℃,5S。   3 结果与讨论   3.1 红茶浸提工艺的确定 本实验先控??pH 值在5.5~6.0内,对浸提工艺最佳温度、时间和茶水比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分析。其感官评定结果见表1,正交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恒定温度为85℃情况下,当茶水比为1:100、浸提时间为20min时所制得的红茶浸提液汤色红艳明亮、香气纯正、滋味浓厚鲜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茶水比、浸提温度和时间对红茶提取液的品质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茶多酚含量的极差分析也表明,3个因素对红茶浸提液质量的影响顺序为:ABC;适宜浸提条件为A2B2C3,即选取茶水比1:100,浸提时间20min,浸提温度85℃作为红茶浸提液的工艺条件。   3.2 饮料加工工艺及技术参数的确定   3.2.1 乳酸菌发酵工艺的确定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分析,测定不同发酵条件下产品的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结果见表3。   pH值的极差分析得出发酵温度对pH值的影响为BAC,发酵最佳条件为A2B1C2,即接种量4%、38℃下发酵12h。活菌数的极差分析表明影响因子BCA,发酵温度影响最大,最佳发酵条件使A3B1C3,即接种量5%、38℃下发酵16h。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由于本试验拟采用混合菌种发酵饮料,后面还需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为此选择发酵时间稍短的工艺条件:即A2B1C2。   3.2.2 乳酸菌、酵母菌共生发酵工艺的确定 本实验采用先乳酸发酵后加入酵母菌继续发酵的工艺,上面实验确定了乳酸发酵红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接种量4%、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12h。在不同菌种共生的实验中,由于乳酸菌在酵母菌接入后还会继续作用,为此必须缩短前段乳酸发酵的时间。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前段乳酸发酵6h后接入酵母菌继续发酵的工艺。在温度(26、28、3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