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本主义”设计理念思考
“人本主义”设计理念思考
摘 要:文章分析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产生的由来以及意义,并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论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优点以及在其指导下造成环境污染的重大缺点,进而分析了这种理论的不可持续性和狭义性。提出了向设计活动中引入“天人合一”理念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这种理念对万物和谐的重要性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人本主义 天人合人 万物和谐
检 索:
“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诱使我们制造更多的物品来满足自己“与时俱进”的需要,推动过度消费、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既浪费宝贵自然资源又加重环境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最终导致了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类初尝了自酿的苦果。因此必须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以人为本”设计造物活动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应站在人类历史高度去思考设计的最终目的,并且找到一种能够支撑人类持续繁衍生息的理论武器来支持设计活动。
一、设计“以人为本”的反思
“以人为本”源于西方源远流长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文主义强调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生来平等,将人看做万物的尺度,以人性、自由和人的利益作为价值评判的重要准则[1]。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指在设计活动中将人的利益与使用需求作为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以人为中心,设计的产品必须符合人特有的生理与心理因素,并且将是否以“以人为本”作为评价设计活动的准绳。
(一)设计“以人为本”的积极作用
人类制作器物以满足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设计在衔接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实现器物更好的服务于人类、从更高层次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生理需求,这是设计需要积极考虑的。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这种需求,在造物活动中依据人的各种尺度进行设计,使器物的使用功能切合人的实际使用,从最简单的喝水到航空潜海都一直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的世纪,人类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使得各种器物的功能与表现形式有了彻底地改变,同一物品能够赋予更强大的功能。如何解决高科技产品服??于人,而不是人从属于技术将是设计面临的新问题。
(二)设计“以人为本”的负面作用
设计“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趋向于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将设计看作是资本牟利的工具。它将人的需求放在了一切设计活动的中心,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以刺激扩大消费,创造经济效益。如轻便的塑料袋在被开发出来的时候被认为是上世纪伟大的发明,它以其独特的性能很好的满足人类购物提携的功能,极大地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塑料袋的原料是石油,这种资源也是有限的;是一次性消费品,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2];人们丢弃的塑料袋没有统一处理,形成“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塑料袋易燃并且会产生有毒气体,如果掩埋于地下,降解则要经过几百年,而且会严重损害土壤结构,使土壤板结等等一系列的危害。再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汽车“有计划地商品废止制”单纯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时髦的心态,浪费宝贵资源加快汽车的更新换代,赢得商业噱头[3]。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人类的这种行为是片面的、孤立的甚至于自私的,同时造成的危害也将是无法挽回的。回过头去看我们过去所创造的文明时,发现在古老东方有着一种质朴、永恒的哲学――“天人合一”理念,如果在设计活动中引入这一理念,则能够对于当前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并形成一种可持续、和谐的设计观念。
二、和谐的“天人合一”理念
中国古代先贤把“究天人之际”作为重要的哲学思考问题,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观。
(一)“天人合一”理念的来历
在中国的哲学体系中,历来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关系,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理念[4]。中国古人将天、地、人看作是宇宙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天、地、人相统一是对宇宙整体的最简单概括。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立元神》:“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成一体,不可一无也。”再者中医名著《黄帝内经》提出以一种系统、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思想去看病,主张人体与宇宙是统一的,人体是宇宙系统中的一个小宇宙。总体来说,“天人合一”作为描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将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看成是彼此相因、相互交感趋于无限的有机整体,注重观察多元结构中的差异性、秩序性,能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要素的变化过程中把握整体的和谐状态。
这一传统思维模式广泛地运用到政治、军事、农业、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中。凡事只要做到了天地人三者和谐,就能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表1.doc VIP
- 具有抗菌性能的中熵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VIP
- 探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VIP
- 科技英语的特征.pptx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银川乐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动因及对策研究----以蛋糕为例 经管类毕业论文.docx VIP
- 2023年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套资料.docx VIP
-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精华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