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校服”是怎样进入校园
“毒校服”是怎样进入校园
2月26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小学的学生放学走出校门,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穿着原本每天上学必穿的校服,因此校门口罕见地花花绿绿一片。二年级的小乔同学说:“老师说,最近校服可穿可不穿。”
这种突然的“自由”源于近期上海的“毒校服”风波。
2月7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称“上海市质监局”)通告了当地生产、销售的学生服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22批次学生服产品里,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下称“欧霞时装公司”)2012年7月生产的摇粒绒冬装被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
在“毒大米”、“毒奶粉”、“毒胶囊”、“毒空气”等各种阴影的笼罩下,人们没有被“毒”麻木,而是愈加敏感。春节的年味还没褪尽,上海的街头、媒体就已充斥着“毒校服”的字眼了。
致癌“毒校服”
小微企业欧霞时装公司在上海第一次变得家喻户晓,但这无论对公众还是对欧霞时装公司自身来说,都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好事。
近期,上海市质监局对当地生产、销售的学生服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被抽查的22批次学生服产品,覆盖了上海市主要的学生服生产企业,抽查项目包括使用说明、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拼接互染程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起毛起球、耐光色牢度。检验结果显示,有6批次产品不合格,超过了被检产品的四分之一。
问题产品中,5个批次不合格的原因包括pH值超标、纤维含量实测结果与标注的不相符、使用说明不规范。而欧霞时装公司2012年7月生产的商标为“OUXIA”的摇粒绒冬装则被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是不合格名单里唯一被特地备注为“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
根据相关行业网站的资料介绍,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即通常说的“禁用偶氮染料”,这种染料在与人体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有害成分会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然后与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物质混合发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经过活化作用而改变??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物质,毒性和致癌性远强于甲醛。
“OUXIA”摇粒绒冬装是上海市五三中学向欧霞时装公司订购的50套学生演出服,面料为红色摇粒绒,里料为白色摇粒绒,抽样检查中被检测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是三条黑色镶边面料。
事发后,欧霞时装公司的负责人王龙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他面料都曾送检测,但因为黑色镶边面料很窄所以没送检,“大意了”。
有毒面料来源于绍兴欧虹纺织品有限公司。媒体调查发现,该公司于2011年6月购进2.55万米白坯布并委托绍兴一家印染公司加工印染,并将印染之后的2万多米合格布料出口到国外,其中约155米面料因色差未达要求被外商退回。退回的布料经重新印染,其中的135米于2012年被销售给欧霞时装公司。
绍兴市质监部门称,此次问题面料检出有害芳香胺染料为30mg/kg,超过了目前中国国内纺织品标准规定的有害芳香胺限量标准20mg/kg。由于问题布料生产于2011年,已经没有样品,事件发生后,质监部门对当事印染厂的现有黑色印染面料作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为合格。质监部门估计,可能是经过两次染色使有害芳香胺含量叠加或产生化学反应所致。
问题校服厂已有“前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称“上海教委”)2月26日通报称,浦东新区质监部门已依法强制封存欧霞时装公司全部库存服装原料,检测其库存的所有成衣。根据质监部门提供的线索,公安机关已对欧霞时装公司问题校服立案调查,浦东新区纪检监察部门也已介入调查。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了解到,欧霞时装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
2月26日,记者辗转找到了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一个村庄角落里的欧霞时装公司,厂房大门紧锁,已经人去楼空。透过窗玻璃能看到一楼的仓库几乎被搬空,仅剩几摞未拆封的成衣、木架子和一些杂物。就连厂房外墙上原本钉着的“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几个大字也已被拆走,留下隐约的痕迹和钉过的孔洞。
这栋不大的两层厂房与包装材料公司以及园林绿化公司同围着一个院子,几步之外就是垃圾回收场。媒体广泛报道“毒校服”事件之后,这里的村民才叫得出“欧霞”这个公司名字,但他们依然不知道它的厂房就近在眼前。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时装公司,却在“毒校服”公布之前,为周边浦东新区的40多所学校生产校服。
上海市质监局公布不合格校服之后,2月17日,上海市教委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第一时间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校服采购质量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局要立即将本次抽检结果通报辖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并要求各学校认真对照检查,绝不能采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