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夺淮对苏北水环境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夺淮对苏北水环境影响

黄河夺淮对苏北水环境影响   摘要:自宋、金以来的黄河改道、夺淮夺泗,造成淮河水系发生重大变迁,对苏北地区的水环境也造成了重大影响体现,并主要体现在河流环境和湖泊环境两方面。就河流环境而言,黄河夺淮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出路,打乱了原有水系,淮河入江水道的形成、苏北灌溉总渠的开辟、沂沭泗水系的变迁以及废黄河的形成,都是黄河夺淮在苏北地区留下的印迹。就湖泊环境而言,促成了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三大湖泊的形成。   关键词:苏北;黄河夺淮;水系变迁;水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愈加关注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史学界随之兴起了对环境史学的研究热潮。在这门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过程的新兴学科中,水环境的变化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所谓水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空间,由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及各种相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总体。对某些水系发达的地区来讲,水环境的变化是影响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比如江苏省苏北地区。历史上的苏北地区水系丰富且明晰,淮河从其腹部穿流而过,南部为长江水系,北部有泗水自山东而下。丰富的水资源,特别是淮河水系,为苏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民间流传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说法。但自宋、金始,黄河改道,夺淮人海,打乱了苏北地区的水环境,使原本明晰的水系变得错综复杂,水患频发。黄河夺淮的巨大变故,加之人类治理淮河水患的活动,大大改变了苏北地区的水环境。水环境的变迁是苏北自然生态环境变迁的关键。   一、宋、金以来黄河夺淮的历史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被尊为“四渎之宗”②。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咔拉山北麓,蜿蜒东流,穿过青海,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今在山东省东营市的垦利县注入渤海。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其河道的决溢泛滥和改道迁徙,集中于其下游平原地区。据统计,在1949年之前的2500多年里,有明确记载的黄河泛滥达1500多次,改道26次。这些泛滥、改道产生了多次黄河夺淮的事件。   所谓“黄河夺淮”,指的是黄河干流多次改道,南泛人淮,经淮河河道注入黄海的历史过程。关于黄河改道、夺淮人海的历史变迁过程,学界在起始时间、分流人海情况等问题上看法不一,但主流观点一般认为,大规模的黄河夺淮发生在南宋、金朝时期。根据典籍中的相关记载,黄河夺淮史上的重要年代和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件。   迄今所见黄河南泛、侵占淮河水系的最早记载,始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史记?封禅书》云:“今河溢通泗。”36年之后,即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县境)决口,“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②。这次泛滥,波及16个郡县,长达24年。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杜充企图阻止金兵南下,以水代兵,人为地“决黄河,白泗人淮,以阻金兵”。根据乾道五年(1169年),南宋使者人金渡河的地点,推断决口处约在今河南省滑县李固渡以西。新道东流出李固渡,经滑县南,穿濮阳、东明之间,再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人泗水,由泗人淮。④杜充的决河举措,不仅没能达到其军事目的,反而造成黄河改道,不再东北流入渤海,以东南流人泗、淮为常。此为黄河历史上长期南泛入淮的开始。   宋绍熙五年(亦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以后,分为南北二支,北支由北清河入渤海,南支人泗水,由清口汇淮河人黄海。泗水源自山东沂蒙山区,南下至淮阴西清口人淮。此后,南支泄洪量逐渐大于北支,形成黄河全流夺淮之势。至金末,黄河在淮北、苏北地区长期泛滥,经由泗水、汴水、濉水、涡河、颍河等5条泛道南下夺淮。   直到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46年),黄河夺淮才由上述五股泛道改变为由泗水一股泛淮。据《明神宗实录》第308卷万历二十五年三月条记载:“至嘉靖二十五年以后,南流故道始尽塞……五十年来,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夺淮。”从此,黄河夺淮的历史进入黄河全流夺淮人海的时期,即黄河不再北流人渤海,而是全部南流经淮河水道汇入黄海。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是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水道北上,重新回到由渤海湾人海的局面。黄河夺淮的历史宣告结束。   二、黄河夺淮对苏北水环境的影响   自1128年至1855年,长达727年之久的黄河改道,对淮河水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黄河改道主要是侵占淮河人海水道,所以黄河夺淮对淮河水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淮河下游地区,即江苏省苏北地区。   本文所指的苏北地区,大致包括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地区,下辖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扬州、南通和泰州等8个地级市。该区内分布着长江、淮河和沂水、沭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