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史常识》笔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史常识》笔记

第二章 中国文史常识 第一节 中国历代简述 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 原始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北有辽、西夏)——南宋(北有金)——元——明——清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节 中国历史常识 一、国别名称的由来 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定:商、周、秦 2、根据发迹地定:汉(刘邦从汉中起兵战胜项羽建立西汉) 3、根据封爵定:晋(司马炎曾被封为晋王、隋(杨坚曾封隋王)、唐(李渊曾封爵唐国公)、魏(三国曹丕袭位魏王) 4、根据吉祥文义定:元 (《易》爻辞“大哉乾元”) 5、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南朝的陈(陈霸先建立) 6、以社会上流行的口号定: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7、按同音通假定:清(“后金”之“金”) 8、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如蜀(现四川古称巴蜀之地)、吴(现江浙地区古称吴越之地) 二、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 (一)帝王称谓 奴隶社会中最高统治者可称“后”、“王”、“天子”。 “后”、“王”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天子”一称始于西周。 “皇帝”的称谓开始于秦始皇,后来沿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始称“皇帝”。此后,成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 臣下不直呼“皇帝”,而是采用皇帝的别称,如皇上、陛下、国家、大家、天家、圣人、至尊、万岁、万岁爷、天子等。 (二)皇族、皇戚的称谓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皇帝之女也称公主,不称“格格”,只有其他皇族之女才称“格格”。 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一)谥(shì)号 1、定义: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2、开始使用的朝代:西周 3、类型: (1)表扬性的: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等 (2)批评性或带贬义的:炀、厉、灵、幽等 (3)同情性的:哀、怀、愍、悼等 4、特点: (1)不单独使用,一般与庙号结合使用。 (2)多用一字,战国时也有两个字的,如周贞定王、周威烈王。 (二)庙号 1、定义:帝王死后,其继承人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 2、一般开国皇帝即为“祖”,其余为“宗”,如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即为“唐高祖”,以后即为“宗”。 3、明清时前几个皇帝也被称为“祖”,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等 4、“帝”字从汉代与谥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如“汉武帝”等。 (三)尊号(徽号) 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刘邦)。 (四)全称 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五)年号 1、封建帝王即位,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2、始于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公元前140年) 3、新君继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 4、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可两字,也可四字。如武则天在位时有17个年号。 5、明、清两代的皇帝除明英宗(朱祁镇)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只有一个。 (六)陵号 封建帝王及后妃陵寝的名号,始于西汉 。 四、古代官制 (一)古代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三公(左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少府 ) 三省六部: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和工部)隋朝正式确立,以后沿用。 (二)古代地方机构 分封制→郡县制(秦朝)→行省制(元朝开始) (三)官吏选拔制度: 世卿世禄制度 察举学校制度 九品中正制度 科举考试制度(隋文帝杨坚开科取士,隋炀帝杨广设进士科,至1905年最后一次) 五、科举考试 名称 地点 考中称谓 第一名称谓 童试 (分县、府、院试三场) ? ?生员(秀才) ? 乡试 ?省城 ?举人 ?解元 连 中 三 元? 会试 ?京城 ?贡生 ?会元 殿试 (廷试) ?皇宫 ?进士 ?状元 六、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