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酒泉丁家闸五号墓中羽人图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酒泉丁家闸五号墓中羽人图像

浅谈酒泉丁家闸五号墓中羽人图像   [摘要]艺术内在精神的演变离不开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的精神作用,而不同时期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可以反映那个时代中人的精神世界。羽人形象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并得以流行,是因为浓厚的神仙意识为其存在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酒泉丁家闸五号墓;羽人图像;神仙意识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78-02   1977年7月,甘肃省博物馆在酒泉发掘的丁家闸五号墓,是河西地区十六国大型壁画墓的第一次发现。墓室距地表深12米,其结构由覆斗型封土、33米长的斜坡形墓道和墓门、照墙及前、后室组成。前室的四壁及顶部绘满了彩色壁画,结顶处为复瓣莲花藻井,其下的壁画共分五层,各层均以赭色宽带作为界栏,绘有天上、人间、地下三个境界的事物。天上部分主要绘倒悬龙首、庆云、东王公、西王母、日月、蟾蜍、三足乌、九尾狐、白鹿、羽人、神马和间有其他神禽异兽的重叠山峦及汤王纵鸟等圣贤故事图。人间部分有墓主燕居行乐、眷属出行、坞壁、农桑、园林、畜牧、运输、引鸟、鸡场、槽马、椎牛、屠猪、庖厨等墓主生前生活写照和他拥有的社会财富的纪实。地下部分绘善于负重的赑屃。   壁画总体构图极富特色,既表现了墓主人生前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他对死后理想归宿的向往。在天、地、人间之中,天界比人间的内容更为丰富,表现了当时人们意识形态中流行着崇尚神仙和圣贤的风尚。壁画中所表现的众多形象超越了现实,生命充溢于广大的宇宙中,从人类动植物无不呈现出生命的景象,这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使人们能够体悟到宇宙自然深处活泼的生命韵律,从而获得人生与精神的完全自由,由此达到一种神与物游、物我合一的审美意境。壁画结构繁复、规模宏大、色彩绚丽、内涵丰富。本文仅就壁画中的羽人图像作一些考释。   壁画中的羽人绘于前室南壁第二层(天上部分)。羽人头挽单髻,眉间、两鬓、两颊点朱砂,涂朱唇,肩上生双翅,上身着明珠点缀的褂衣,下着彩裙,裙边缀羽毛;内穿红袴,脚踏浅口履。羽人面部表情温和,形象飘逸生动,其飞行的姿态舒???,动作轻盈洒脱,画面轻松,充满着浪漫神秘的美感。画中羽人悠然自得地飘浮于空中,让人感觉遥远而飘渺,似乎已隐退到另一种生存状态。   羽人,顾名思义就是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涉及羽人的《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把羽人称之为“羽民”。《楚辞·远游》记载:“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方士栾大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为武帝交通鬼神。王充《论衡·道虚篇》说:“谓人能生毛羽,毛羽具备,能升天也。”又说:“为道学仙之人,能先生数寸之毛,从地自奋,升楼台之殿,乃可谓升天。”汉代称仙人为羽人。汉人刘向的《列仙传》记载了一个叫渥佺的人,体生羽毛,飞升成仙。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卷2记载一位仙人的形象,浑身长满了羽毛。可见,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羽人是长生不死的,这就奠定了羽人在人们心目中的仙人地位。   人的生命具有不再生性,人总有一死,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人们意识到这一事实,而且这种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事实上不可避免的有限性并没有遏制人们的思维对生命的超越,人类勇敢的想象能够超越自然的束缚,神仙世界就是由长生愿望所诞生的生命永恒世界。“神仙”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对其叫法不一,称“仙人”、“天人”、“神人”、“飞天”或“飞仙”等。而在汉代,“神”和“仙”是两个概念。关于“神”字,《说文》谓:“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可见,古人认为,神是先天地而生的,万事万物均由此出。它象征天上的超自然的一种存在,为具有神秘主宰力量的主体。神就是万物的始祖,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类力量所能达到的。关于“仙”字,《释名·释长幼》曰:“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做山也。”可以看出,仙是后天经过个人修炼而达到长生不死的山中之人。神与仙的本来意义是有区别的,神是先天自然的,仙是后天修炼的,但在“长生不死”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所以,两者后来逐步合流,最终并称。后世人们所说的神仙大部分是经过修炼的仙人,羽人也属于这一范畴。   “不死”和“升天”是神仙意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死”被置于“升天”前的阶段,“升天”代表了神仙的最终目的。人们认为,神仙境界既然是现实生命的最高境界,同样也可以作为死者灵魂最理想的归宿。羽人具有两重象征意义:作为天堂仙界的神灵,其自身具有长生不朽的功能,这种功能象征着生命的永恒;羽人又具升天降凡的本领,且拥有不死之妙方,所以,又充当着天堂仙界的使者,成为人类生命的拯救者和灵魂的引导者。由此带动了羽人形象的流行。羽人图像在两汉时期广泛流行于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