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剪纸艺术特点及其发展创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浦剪纸艺术特点及其发展创新

漳浦剪纸艺术特点及其发展创新   【摘要】 福建省美术馆收藏有一定数量的漳浦剪纸。著名的漳州民间剪纸艺术家黄素和高少苹是漳浦剪纸创作的杰出代表,她们在题材选取、技法创新上各有相同及相异之处。本文特选取这两位新老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观摩赏析,进而探讨剪纸艺术发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漳浦剪纸;题材选取;技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剪纸俗称“窗花”或刻纸。古时记载,民间每逢重要节日,剪纸常被贴在窗格上、门上,或作为点缀粘在礼品上,或用于装饰彩灯,烘托喜庆气氛。关于剪纸的起源,各家说法不一,但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而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东汉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所以,剪纸的出现不会早于这一时间。剪纸作为一种手工艺术,为古时人们单调的娱乐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古代诗词中有关于剪纸的大量记载,南宋周密《志雅堂杂纂》写道:“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是人。”“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这一纯粹的传统手工艺还融入了中国民间妇女的日常生活,有的地方其花样和技巧仅限于母女之间代代相传。自古以来能剪者众多,但在这一张薄薄红纸上能剪出生活之美、剪出艺术语言的则是凤毛麟角。   福建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地方文化特色浓厚,其中就有富于漳州本地特色的民间艺术——漳浦剪纸。据考证,漳浦民间剪纸在唐宋时期已出现,大约起源于唐垂拱年初,开始仅作为刺绣的底样,因此,剪纸在当地又称“绞花”;至宋朝,剪纸已发展到大量用于民间的婚嫁、祭祀、节庆等活动。据《漳浦县志》记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自1993年文化部授予漳浦“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称号后,漳浦剪纸在2006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被列为世???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政府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当地政府通过组织民间艺人进行创作,培养了许多剪纸新人,使漳浦民间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得以重放光彩,在中国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   进入21世纪,在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的推动下,文化艺术市场兴起,社会对艺术展现出多方面的需求,剪纸艺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也亟待改进、创新。福建省美术馆收藏有一定数量的漳浦剪纸,其中,著名的漳州民间剪纸艺术家黄素和高少苹,是漳浦剪纸创作者的杰出代表。她们在题材选取、技法创新上各有相同及不同之处。前者擅剪各种花鸟草虫等传统吉祥图案和一些生产生活见闻;后者则打破传统、多用叙事手法表现现代社会和生活。本文特选取这两位新老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观摩赏析,进而探讨剪纸艺术发展的相关问题。   在题材内容上,漳州靠海,漳浦剪纸历来以表现渔民生活为主,如出海捕鱼、各种水产品、春耕放牧等;其次就是日常生活习俗和风景题材。根据馆藏资料显示,被称为闽南“四大神剪”之一的黄素老人出生于1908年,幼年喜爱剪纸,常把劳动中有趣的事物和场景剪下来。每逢祭祀过节、婚嫁喜事,黄素老人还帮街坊邻居裁剪鞋帽花、肚围花、猪头花、饼花等花样,通过常年在实践中的摸索创造,她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作为老一辈民间艺人,黄素老人在选材方面崇尚写实,偏爱传统吉祥图案,尺寸不大,内容多为日常生产生活场景、龙凤、花鸟虫鱼,也有少量的人物。   《斗鸡》长19厘米、宽10.5厘米,生动表现了漳州斗鸡的场景,是黄素老人极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漳州斗鸡历史悠久,据1988年出版的《中国家禽品种志》指出,斗鸡是观赏型鸡种,以“角逐”为主要目的,具有结实精壮、善打敢斗、耐力持久等特点。漳州斗鸡与中原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并称为中国四大斗鸡,是漳州社会娱乐生活的写照。剪纸《斗鸡》,两只雄鸡瞪眼翘尾、耸冠振羽、不甘示弱、跃跃欲斗,周围配以草地、冠上衬以花朵,用排剪的方法剪出羽毛、花朵、草叶的绵密,还有鸡进攻时的灵巧和从容,整个画面锦羽生辉,生机勃勃、十分逼真。黄素老人的另一件代表作《凤凰与牡丹》长17厘米、宽14厘米,仍属小幅作品,作为剪纸作品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题材,采用的仍是传统剪纸图案样式,画面呈窗花菱形状,以两只对称飞翔的凤凰围绕着牡丹花枝的造型纹样组成,花瓣细腻入微,花姿栩栩如生,剪裁精致,体现牡丹花雍容多姿的华贵之气。左右凤凰的头冠略有不同,雄姿勃发,盘桓在牡丹花上方,大气盎然。在中国古代,凤凰谓之百鸟之王,牡丹象征荣华富贵,寓意富贵常在、荣华永驻,均为幸福和吉祥的象征。   与黄素老人不同,高少苹女士1969年出生于漳州龙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