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诗论生态化思辨.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空图诗论生态化思辨

司空图诗论生态化思辨   摘 要:司空图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主要贡献在于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以艺术意境为核心的诸多批评范畴。这类范畴流贯着深刻的生态化思辨意味,即在“天人合一”这一根本宇宙观、生命观观照下,以内省式的审美化生态体验为前提,以“脱然畦封”的整合性思维、“返返冥无”的太极思维、“幽人空山”的意象性思维为具体的思辨方式,分析具体问题,把握诗学规律。   关键词:生态化思辨;整合性思维;太极思维;意向性思维   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思维,根植于“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的传统诗性文化土壤里。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竟被某些西方学者曲解为“这些原始人没有推理能力,却浑身是强旺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无知是惊奇之母,使一切事物对于一无所知的人们都是新奇的。”{1}传统文论果真如此原始、粗糙、不具思辨性吗?当然不是。且不涉及采取“原始要终与执本御末相结合的本末思辨”{2}来运思的诸多文论家和他们的专著专论,早在1 100多年前的农耕时代,有一位“学行俱高”的东方学者就已具备高蹈超越的充满生态智慧的审美眼光。无论在他看似随意的论诗言文的书、题散篇里,还是在刻意为之的以诗论诗的形式来澄明真知的《二十四诗品》中,都有一种“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庄子《逍遥游》)的生态化思辨思想悄然流动、隐见无方。这位文论家就是晚唐时期自号“知非子”的司空图。   一、“脱然畦封”的整合性思维   系统整体性原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体验生态审美的思维方式,是生态美学观的理论核心。它从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出发,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原则,主张生态平等,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物种都因其各自的价值而成为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环链。事实上,中国自上古以来就有着与之相似的整体和谐观。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围绕“生生”的核心概念,建立了“保合大和,乃利贞”(《周易?乾卦?彖传》)的“普利万物”的宇宙整体和谐观。“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周易传》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3}儒家的“比德”,取自然之物比方君子之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正是将宇宙自然视为流转不息的生命,在天与人之间建立起交感和谐的关系,将天道与人道合为一体,天道人伦化。道家向往回归自然,老子主张“道法自然”、“阴阳和合”,庄子追求“以天合天”,“人与天,一也”。他们都要求人的行为应与天地自然保持和谐统一,“无为而无不为”。   轴心时期的宇宙整体和谐观广泽后世,历代文人都在诗文中传达着他们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司空图也是深得其精髓,在他的诗论中,贯穿着一种“脱然畦封”的整合性思维方式。   《二十四诗品?高古》有云:“虚伫神素,脱然畦封。”对此,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其一,取郭绍虞《诗品集解》里解释:“畦,町也。封,畦之界限也。脱,离也,超也……脱然畦封,言超离于疆界之外,谓不能以世俗礼教绳也。”人的本性,即人的“内部自然”,是一个原本浑融完整的小宇宙,就如同宇宙自然的完整性一样。当世俗生活中诸多是非得失的功利之心和陈规陋习的礼教之绳阻碍限隔主体精神的完整性时,主体心灵难以虚、素,“小宇宙”就不再和谐而整一,从而造成人自身的精神生态危机,甚至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危机。从这层意义讲,“脱然畦封”旨在引导作为精神主体的个人超脱畦封,纯化“小宇宙”,为进一步净化“大宇宙”的生态环境涤除前碍。在《题柳州集后》中,司空图痛感世之学者因“褊浅”而“侧目相诋訾”,而呼吁“无或偏说”的“脱然畦封”的态度,就是一个生动范例。   其二,参照《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段话: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在庄子看来,“道”是浑然的整体,人之悟道自上而下分为几个等级。最高的境界是“未始有物”,人与宇宙浑然一体,物我两忘;其次是“以为有物”、“未始有封”,认识到物的存在,但不去分别彼此的界限;再次之,“以为有封”、“未始有是非”,认识到物我、人我的界域,但不去分辨是非;等而下之,便有“是非之彰”、“爱之所以成”,是非的观念出现后,偏好也就形成了。庄子认为,在第二个层次上,仍能保持“道”的完整性;但到了第三个层次,有了“封”之后,“道”的完整性就不复存在。为了保持“道”的完整,就需要人以“虚伫神素”的姿态去“脱然畦封”,闭阖所谓的“慧眼”,净化“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生态系统,还大宇宙一个本然的整体。   司空图正是运用上述第二个层面上的“脱然畦封”的意义,以一种特定的宇宙观念去思辨性地论诗评文,将以气而凝聚的天、地、人、文视为浑然的整体,凸显出深刻的哲学意蕴。这种整合性思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