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旅行(1992―2012).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旅行(1992―2012)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旅行(1992―2012)   [摘要] 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语境已整整二十年了,其间有过激烈的论争,也有过平和的讨论、冷静的分析和扎实的研究。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旅行,本身就是后殖民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表征或文化症候,从中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界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的政治诉求、文化焦虑和身份困境。进入21世纪之后,后殖民理论对中国学界的影响突出反映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在后殖民视野影响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不俗的实绩,问题意识越来越具前沿性,研究视野也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和加勒比地区。下一阶段应努力在学科的自我反思、文学史的重写和契入“世事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关键词] 后殖民; 理论的旅行; 中国语境; 外国文学研究   张德明: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的旅行(1992-2012)   2013年7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后殖民(无论其作为主义、理论或批评方法)进入中国语境   限于资料和本人学养,本文只涉及后殖民在中国大陆语境中的播散。除特别强调外,文中凡出现“中国语境”一词均等同于中国大陆语境。有关后殖民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理论旅行,请参见赵稀方《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主义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06110页。已整整二十年了,其间有过激烈的论争,也有过平和的讨论,更多则是冷静的分析和扎实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实绩。二十年后,在变化了的学术语境中,从历史和逻辑的双重视野出发,追溯后殖民在中国学界旅行的“路线图”,考察其留下的印迹,反思其引发的问题,预测其可能的走向和前景,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知识考古”工作。   一、 话语的引进与事件的发生   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其他“后”学,后殖民“理论的旅行”(traveling theory)一开始就不是作为纯学术话语,而是以一种貌似激进的姿态,作为一个话语事件而受到国内学者关注的。这里,事件(occurrence)一词是从福柯和德曼的意义上说的,指话???溢出了文本,引起了广泛关注,契入了现实进程,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进而生产出更多的话语和更多的文本,形成互相缠绕、互为因果的话语链。为了准确地把握其走向,有必要先来一番历史现场的“还原”。   1990年1月,《文学评论》发表了张京媛的《彼与此――评介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一文,对后殖民批评的领军人物赛义德及其代表作《东方主义》做了评介[1]。同年6月,《读书》杂志发表了张颐武的《第三世界文化:新的起点》一文,文章呼吁中国学者在世界性的“后现代性”的潮流中,打破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控制、压抑和吸引,在巴赫金式的“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2]34。吊诡的是,张文借用的理论资源恰恰是来自第一世界的美国文论家弗里德里克?杰姆逊的著名论文《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3],换言之,作者是借用了来自西方“他者”的话语“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但无论如何,上述两文为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后殖民转向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种学术话语,后殖民正式登陆中国语境是在两年后。1992年10月,《读书》发表了旅美学者刘禾的书评:《黑色的雅典――最近关于西方文明起源的论争》。作者介绍了其时走红欧美学界的马丁?波纳尔的新著《黑色的雅典娜》,描述了因此书的出版而引发的学术论争,以及国际学界对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霸权的批判,进而引出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应当说,作者的态度是认真的,描述是客观的,对后殖民主义的学术背景和理论渊源的概括也是精到、准确的。作者在文章最后强调指出:“我认为,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批判,是必要的,甚至是相当迫切的。但这种批判必须超越苦大仇深的境界,才能趋向成熟。”[4]8   然而,此番告诫似乎并未引起国内学者足够的关注。1993年9月,《读书》编辑部推出了三篇出自海外中国学人之手的文章――张宽的《欧美人眼中的“非我族类”》、钱俊的《谈萨伊德谈文化》   为尊重历史和体现现场感,本文所用的后殖民理论家的汉译名不强求统一,均按原文译者所用的译名,如Edward Said,分别有“赛义德”、“萨依德”、“萨义德”等多种译法。和潘少梅的《一种新的批评倾向》,再次讨论了东方主义或后殖民主义问题。在这组文章前,“编辑室日志”以《他们文明吗?》为题,介绍了吕叔湘先生早年翻译的《文明与野蛮》一书,此书借美国作者的口说,“西方人自诩文明,动辄斥东方人‘野蛮’,这本身就已不文明”[5]158,编辑室的意图不言自明。按事后一位中国学者的说法,这本身就是在将后殖民理论往民族义愤的轨道上引导[6]107。   一时,后殖民批评及其相关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