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高职教育为适应改革趋势和市场需求而出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培养模式内涵、培养模式类型、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五个方面对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进行了综合研究论述,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订单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C962 文献标识码: A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是指能为组织带来比竞争对手有比较优势的一组独特资源和能力的总称。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化。而对于企业而言,培养人才并非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它可以将其人才培养的任务委托给更有竞争优势的组织——学校,由学校按其人才需求来培养。   (二)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1937 提出的。根据科斯的观点,社会分工导致了交换和市场的产生,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便出现了企业,它是取代市场、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形式。实践证明,由学校培养出人才,交给企业使用,双方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比如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需求,企业需要对学生进行二次培训,从而加大培训成本,影响企业经营发展以及造成人才流失等。而通常企业建立自己的培训学校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长期合约的形式对所需人才进行校企合作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无疑是节约交易成本的最佳方式。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参与。企业不仅仅是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负责接收毕业学生,而且还要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等整个培养过程。第二,“订单式”培养模式包含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主体,他们在主观意愿上的一致性是达成合作培养的基础。在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否则可能导致整个合作过程和预期目标难以实现。第三,“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是实现人才规格的“适销对路”,其核心和最终目的是达到理想就业,这是衡量“订单式”培养的基本标准。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一)定向就业型订单培养   在这种订单培养中,由企业根据不同规格的用人需求向学校提出“订单”,与学校签署订单培养协议,然后由高职院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订单进行人才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订单企业就业。   (二)校企合作型订单培养   在这种订单培养中,由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型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要求招收学生,组建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型订单式人才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介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高订单班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陈旧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跟不上高职院校发展的速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就业困难。分析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办学理念的陈旧,表现在为:一是“职教普教化”。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一些高职院校仍实行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盲目加大基础课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的训练。二是“中专学校的机械叠加”。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是在原有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升格而成,升格后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以原有中专师资为主,因此,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仍然按中专一套办法处理,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三是“攀高升格”。许多高职院校将学生“专升本”的比例作为判断教学质量的标准,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率,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动用大量人、财、物谋求升格本科院校。   (二)地方企业认识不足与支持不力   首先,高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子系统,二者在社会职责、目标定位、利益追求以及运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开展订单教育,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其次,大部分地方企业还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发展、效益提高、兴衰成败和可持续发展,他们受效益至上思维定势的干扰,过于看重对物力资源的开发,因而对与学校合作开展订单教育还存在认识障碍。再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供求矛盾突出,大部分地方企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