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方现代设计文化比较与思考
中西方现代设计文化比较与思考
摘要:如果说西方的现代设计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那中国的现代设计可以说是寒冬初融,桃花待放。西方现代设计从1850年之后,就开始尝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艺术追求、大众接受的新型设计模式,从约翰拉?拉斯金提出反对大工业、“抛弃”传统,到现代科技人性化、节约化、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多元化的现代设计,平均每20年要求、理念、风格,都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设计的目的只有一个――努力实现人类理想生活。面对欧美百年现代设计,如何缩短中国与国际现代设计的距离,如何发展有自己特色的现代设计,已经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民族文化 创新 回归
一、民族元素的产生与传承
(一)战争与融合奠定了文化基础
战争与和平永远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尤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开始,不管是西方欧洲国家,还是东方亚洲国家,人们为了既得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维护相对和平,做着日复一日的努力。但就是因为不断的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才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演变,让最初的单一化变得多元化。
欧洲凯尔特在它悠长的历史中,不断地经历着战争。由于战争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先后出现乌涅蒂采文化、瓮棺文化、哈尔施塔特文化、拉登文化,在不同时期,凯尔特文化因为地域融合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之间交流的方式也越来越统一,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这为后人学习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资料。19世纪中期工艺美术运动开始,西方现代设计师们发展运用这种文化中的民族元素,设计出很多有着自己民族特色,但又让世人惊叹的优秀现代作品。
中国的历史也是由战争与和平交替组成的,从夏商的奴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战争让周边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来,进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庞大与深远,为我们后人留下丰厚的艺术资源。因为19世纪的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后来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国在西方平稳发展现代设计的时候,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直到20世纪末和平稳定的中国,才终于跟上世界的设计步伐,立足本国学习外国,才是我们发展现代设计的根本立足点。
(二)交流合作创造多元化的文化形式
陆路交流是古代中西方最早的沟通方式,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由于造船业的发展,哥伦布、郑和、马可波罗等人又开始通过航海进行海路交流。古代的中西方是不断地接触学习、互通有无的,中国把带有本国特色的陶瓷、绸缎运往欧洲,欧洲又把有着地域特色的地毯、香料运到中国,在这频繁地物物交流中,欧洲看到中国的先进与伟大,中国也认识到外夷的优秀与神奇。
法国学者弗里德尔在《现代文学史》中对中国有这样的评价,中国是一个模范国家,不仅仅是艺术方面,他的智慧也同样优秀。在1688年出版的《关于涂漆和上釉的论文》中写道“有什么能把我们的厢房装饰的比大理石还要光泽照人,更叫人惊奇的方法呢?”法国丝绸商也把中国的丝绸重新加入麻线,制作出有法国特色的丝织品。这种“中国风格”的盛行最先出现在荷兰和法国,之后迅速传播欧洲各地,直接、间接地推动了西方工业革命。
欧洲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要数清代康乾盛世时的北京圆明园了。圆明园建于1709年到1744年,当时被称作“万园之园”,就是因为圆明园融入了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的精华,在这个园中,设计师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创新地把中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使西方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提高和升华。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早先的艺术家们就意识到,对待外来文化不能生搬硬套,要兼容并蓄、强强联合,也说明中国很早就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接受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艺术。
二、中西方设计文化的碰撞与创新
(一)中西方现代设计的碰撞
自工艺美术运动开始,中西方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一直有着借鉴与碰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开放的一面和保守的一面。在当代世界文化快速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学习外来经验,表现自我个性,是摆在现代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欧洲国家在发展本国现代设计时,就有英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强调过:现代的设计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的来源可以借鉴传统的哥特式风格,也可以从亚洲中国、日本文化中寻找灵感,回归自然。这是他在1851年参观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后的评论。从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欧洲现代设计理论就提出对传统继承和对外来借鉴的观点。
中国思想家和革命家康有为也对中西方文化碰撞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的照搬照抄,甚至是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他认为欧洲的文化也不是最完美的,因此盲目地“举中国数千年道德教化之文明一切弃之”而“全法欧美”的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VIP
- 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科技英语的特征.pptx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银川乐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动因及对策研究----以蛋糕为例 经管类毕业论文.docx VIP
- 2023年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套资料.docx VIP
-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精华版.pdf
- unit6被动与主动-英汉对比与翻译分析.ppt VIP
- 大学科技英语课件 第一章 科技英语的特点概述.ppt VIP
- 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