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倩女离魂》前身与后世
《倩女离魂》前身与后世
【摘要】元代剧作家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剧作。它既继承了前代《搜神后记》、《灵怪录》、《幽明录》中许多“离魂”的情节,并对后世的如《牡丹亭》、《画中人》、《秣陵春》等剧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倩女离魂》还借鉴了《西厢记》张生梦中莺莺月夜追赶的内容,并加以丰富。此后的《玉簪记》、《牡丹亭》等都在《倩女离魂》的基础上将之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剧中的重要情节。
【关键词】 《倩女离魂》;郑光祖;离魂;影响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郑光祖所作的元杂剧《倩女离魂》以其丰沛的想象、绮丽的语言、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而成为元杂剧中的翘楚,历来颇受好评。《倩女离魂》来源于唐传奇《离魂记》,而《离魂记》则和前代诸多的魂形分离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倩女离魂》也显然对同时代的作品有所借鉴。《倩女离魂》问世后,一时模仿者甚众,成为了戏曲创作的一种类型。
一
《倩女离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情节莫过于“离魂”,它以奇特的想象、浪漫主义的格调倾心歌颂那自由的灵魂,表达着对自由爱情的渴望。
中国人的灵魂信仰可以追溯到远古,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是有精神魂魄的。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微旨》中说:“山川草木,井灶污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1]63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灵魂如果离开身体,就会出现梦境、影子、失神、重病等情况。在这样的观念的支配下,描写“离魂”的文学作品也不少见。灵魂出窍的故事最早大概在晋代《搜神后记》中出现,书中记载了一个“魂形离异”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分离,而且两者还同时出现:
宋时有一人忘其姓名,与妇同寝。天晓,妇起出,后夫寻亦外出。妇还,见其夫犹在被中眠。须臾,奴子自外来,云:“郎求镜。”妇以奴诈,乃指床上以示奴。奴云:“适从郎间来。”于是白驰其夫。夫大愕,便入。与妇共视被中人。高枕安寝。正是其形,了无一异。虑是其神魂,不敢惊动。乃共以手徐徐抚床,遂冉冉入席而消灭。夫妇惋怖不已。少时,夫忽得疾,性理乖错,终身不愈。
与此相似的作品还有《灵怪录》中的《郑生》:
郑生者,天宝末应举之京。至西郊,日暮投宿主人。主人问其姓,郑以实对。内忽使婢出,云:“娘子合是从姑。”须臾,见一老母自堂而下。郑拜见,坐语久之。问其婚姻。乃曰:“姑有一外孙女在此,姓柳氏,其父现任淮阴县令,与儿门第相。今欲配君子,以为何如?”郑不敢辞。其夕成礼,极人世之乐,遂居之。数月,姑谓郑生可将妇归柳家。郑如其言,挈其妻至淮阴,先报柳氏,柳举家惊愕,柳妻意疑令有外妇生女,怨望形言。俄顷,女家人往视之,乃与家女无异。既入门,下车,冉冉行庭中。内女闻之,笑出视,相值于庭中,两女忽合,遂为一体。令即穷其事,乃是妻之母先亡,而嫁外孙女之魂焉。生复寻旧迹,都无所有。[2]2830
稍后,在南北朝的《幽明录》中记载的庞阿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离魂的故事:
钜鹿有庞阿者,美容仪。同郡石氏有女,曾内睹阿,心悦之。未几,阿见此女来诣阿。阿妻极妒,闻之。使婢缚之,遂还石家。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婢乃直诣石家,说此事,石氏之父大惊曰:“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阿妇自是常加意伺察之,居一夜,方值女在斋中,乃自拘执,以诣石氏。石氏父见之,愕贻曰:“我适从内来,见女与母共作,何得在此?”即令婢仆,于内唤女出,向所缚者,奋然灭焉。父疑有异,故遣其母诘之,女曰:“昔年庞阿来厅中,曾窃视之,自尔仿佛,即梦诣阿。乃入户,即为妻所缚。”石曰:“天下遂有如此奇事。”夫精情所感,灵神为之冥著,灭者盖其魂神也。既而女誓心不嫁。经年,阿妻忽得邪病,医药无徵,阿乃授币石氏女为妻。
故事中的石女因爱慕庞阿的“美容仪”,于是,她的灵魂离开了身体去找庞阿。几经周折,终于嫁给了庞阿。这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离魂故事,这个故事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故事是因“情”而起。在整个故事中,没有描写男方对女方的爱慕,或者两情相悦,而只写了女方对男方的感情。由于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女方竟然灵魂和身体分离,自行去寻找男方。二是故事的离奇。囿于条件的束缚,石氏女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家里人也不会让女儿随随便便去和男人交往的,于是,她一方面受制于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她又可以让她的理想自由地得以实现。石氏女的身体还在家中,而灵魂可以去见心爱的人。这样的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极好地调和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既没有违背封建伦理道德,又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是一个折中的方案。三,故事的最终结局,不是灵魂和身体的分离,而是二者合二为一,且石氏女如愿以偿地嫁给了庞阿。
《倩女离魂》及其前身《离魂记》显然都模仿了《庞阿》的故事框架,《倩女离魂》就篇幅而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