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鼠疫临床 诊断 治疗
一 概述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以下称鼠疫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和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 鼠疫系自然疫源性疾病。它通过媒介昆虫在啮齿动物中流行。动物间不同类型的鼠疫,具有特定的地区、宿主、媒介、流行和保存的规律。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疫鼠、疫蚤或其它染疫动物,将鼠疫传染给人,造成人间鼠疫流行 二 病 因 及 发 病 机 理 (一)病因 鼠疫病原体—鼠疫菌,为耶尔森菌属。于1894年在香港鼠疫流行时,由耶尔森和北里同时发现 典型的鼠疫菌呈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椭圆型小杆菌,长约 1.0-2.0微米,宽0.5-0.7微米。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对苯胺染色易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 死于鼠疫的人和动物的新鲜脏器的涂片,可见到典型的鼠疫菌。腐败或溃疡材料的涂片,常见到菌体膨大和着色不良的球形菌影及变形的鼠疫菌 鼠疫菌为需氧菌,亦为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7.1,发育初期最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50mv 鼠疫菌对温、热和消毒剂的抵抗力很弱,加热50-60℃时,一小时死亡,70-80℃时,10分钟死亡,100℃时,一分钟死亡;0.1%升汞中数秒钟即死,3-5%来苏尔液和3%石碳酸3-5分钟可杀死,纯酒精中4分钟杀死。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零下30-40℃时仍可能生存,在冰冻的尸体中可存活1年以上 (二)发病机理 1 感染机制 鼠疫菌侵入机体的门户有二。一是经皮肤侵入,另一个途径是经粘膜侵入。侵入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下述几种方式 (1)媒介昆虫的叮咬 染疫昆虫(蚤、蜱、虱等)的叮咬,特别是染疫栓塞蚤的反吐作用是鼠疫菌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 (2)皮肤伤口的直接侵入 由于皮肤上经常有些微伤口,当人们剥割染疫动物或洗涤鼠疫尸体、处理排泄物时,大量的鼠疫菌可由伤口侵入,造成感染,一次侵入菌量就比蚤的叮咬要多得多。有的病例则是由染疫的猫或狗咬伤所致 (3)呼吸道侵入 肺鼠疫的咳痰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当咳痰形成飞沫时,就有造成空气传播由呼吸道侵入的危险。鼠疫菌侵入呼吸道大都侵犯支气管或肺泡,也有的可能停留于扁桃体上形成慢性带菌。另外,飞沫也可能落入眼结膜内,引起眼鼠疫 (4)胃肠道侵入 吃下未经煮熟的带有鼠疫菌的野生动物肉,而引起肠鼠疫的也屡见不鲜。在我国西北地区因捕食染疫旱獭肉或吃了半生的染疫藏黄羊、藏系绵羊肉等均有感染鼠疫的事例。1976年在青海进行实验性藏系绵羊鼠疫的研究。实验中只需将鼠疫菌培养物涂布于藏系绵羊口唇及口腔,即可感染鼠疫 2 发病原理 鼠疫菌经不同途径侵入机体,经淋巴管而侵入淋巴结,引起鼠疫特有的急性炎症反应,称为原发性淋巴结炎。腺体极度肿胀、充血、坏死,细菌由此可冲破淋巴屏障,继续沿淋巴系统扩散,波及到新的淋巴结而发生次发性鼠疫淋巴结炎。轻症者病变仅限于淋巴腺,称为腺鼠疫。有的可侵入到皮肤伤口发生鼠疫性脓疱者称为皮肤鼠疫。或引起眼结膜炎、扁桃体炎者称为眼鼠疫或扁桃体鼠疫 这几种侵入部位的损伤,都伴有淋巴结炎。在腺肿发展过程中,鼠疫菌突破淋巴结,继之侵入血循环,成为临床上继发性败血型鼠疫。通过血循环侵入到肺脏,成为继发性肺鼠疫。侵入到脑部成脑膜炎型鼠疫。如果大量鼠疫菌自呼吸道侵入肺脏,则造成原发性肺鼠疫。如果大量鼠疫菌直接侵入血循环,顺血行引起全身感染,在各脏器官及组织内形成多发性感染病灶,则成为原发性败血型鼠疫 病人的共同表现是发热、心动过速、血压降低、血液中白细胞增高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即局部凝血酶原形成或时间延长、凝血质形成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乙醇凝胶试验阳性,证明在鼠疫的急性期可发生血管内凝血 鼠疫病人心电图呈现心电轴右偏,提示有急性肺原性心肌病,加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栓子等都支持由内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是鼠疫的主要致病原因 三 鼠疫临床(一)鼠疫的临床分型 根据鼠疫菌的毒力强弱,侵入机体的部位及感染途径,以及病人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的不同,病原体在机体内的定位也有所不同,临床上一般将鼠疫病分为下列几型 1 腺鼠疫 2 肺鼠疫 3 败血型鼠疫 4 皮肤型鼠疫 5 肠鼠疫 6 眼鼠疫 7 脑膜炎型鼠疫 8 扁桃体鼠疫 9 轻型鼠疫 腺鼠疫在临床上最常见,其次是肺鼠疫,所以这两型在鼠疫流行病学上最有实际意义 (二) 鼠疫的潜伏期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细菌数量多少、毒力强弱、感染途径、病型、是否经过免疫接种及个体抵抗力强弱等有关。腺型和皮肤型鼠疫患者的潜伏期较长,约为2-8天,通常3-5天 (三)一 般症状各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