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让灵魂成长地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尺讲台,让灵魂成长地方

三尺讲台,让灵魂成长地方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有老师的身影,在由懵懂稚童逐渐绽放出生命华彩的人生历程中,是老师给年轻的梦想插上翅膀,为青春的心灵点燃希望,不仅带领我们航行在知识的海洋里,更引领我们行走在人生的正道上。他们,无疑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   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小编有幸采访到四位不同时期,不同年纪,不同际遇的老师,他们经历了建国后的不同时期,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但他们却给了我一个共同的答案:“三尺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永远是自己”。他们有着相同的信念:教书育人!   老师,谢谢您!    40+   宋翠省   40后   退休老教师   宋翠省,五十年代末任教,是当时的第一批乡村女教师。见到宋老师的时候正是立秋时节,本来酷热难耐的天气突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村子里因为大雨停电,宋老师就摇着蒲扇,坐在院门处房檐下,静静地看着外面的风风雨雨,似乎再大的风雨对她都没有什么影响。而我们的心也随着她的思绪慢慢静了下来,静静地聆听这位老人半生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宋老师还是个小孩子。母亲去世得早,她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进入县城工作,她也终于有机会到县城上学了,当时的她已经11岁了。她的任课老师曾是位军人,对聪敏好学的宋翠省非常喜爱。高小毕业时为了能继续接受教育,她就跑去参加当时中学的升级考试,结果没有考上。失望沮丧的她从老师那得到了一个让她为之兴奋的消息:由于她平时的表现和成绩,学校决定保送她去当老师。   就这样,宋翠省进了当时的幼儿师范速成班。有了这个机会,宋翠省如饥似渴地学着各种知识。只要是她能接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她都牢牢地记在了脑海里。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宋翠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到了附近的乡村小学任教。当时,她只有19岁。   宋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中去,她的婚姻大事竟然是那些可爱的村民帮忙完成的。“领了结婚证,就结婚了。”宋翠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大笑起来。她是真正的“祼婚”,结婚什么都没置办,甚至连父亲都??知情。结婚的当天,婆家准备了简朴热闹的婚礼,请了乡亲们过来喝喜酒。眼看着中午都过了,新娘却没来。“我得把课上完了才回去结婚。”宋翠省也没让人接,自己从学校步行了几里地,赶到婆婆家参加了婚礼。吃完饭,跟大家打过招呼,她又急急地赶回学校去上课。   这种敬业精神也使她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在她任教一年多的时候,县里文教局组织听课,她的课被选中当示范课。“讲课内容是教大家种树。”宋翠省还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授课内容。没想到这次示范课给她带来的不止是赞扬。本来她的工资一直是19元,这次示范课听完,她的工资被提到了26元,这是她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些钱在当时,对她和她的婆家来说,太重要了。她的爱人在公社上班,经常出差帮公社采购东西不在家,宋翠省的工资是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可这种生活也没能持久,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她的公办老师的身份被取消了,转成了民办,也和其他人一样,没有工资,要干活挣工分,单位只给3元的补贴。那段时间,她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三个孩子也相继出世,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   70年代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终于过去,宋翠省又重新考取了教师资格,重新回到了心爱的讲台上,转正后的工资也达到了50元。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她的爱人在出差时因公殉职,当时小女儿才刚刚到了上学的年龄。有人劝她改嫁,她拒绝了,留在了那个大家庭中,帮着已经长大的弟弟妹妹们成了家,养育三个儿女成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许多学生的子女又成了她的学生,一家两代人都是她学生的情况非常多。她成了有名的“老”老师,走到哪儿都有人追着她喊老师。   “现在退休金又涨了。”宋翠省对自己的退休生活很满意。平时种种菜,帮子女看看孩子,帮村民调解调解矛盾,谁家有事来找她,她都会帮忙解决。“生活很充实。”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岁月似乎并未在宋翠省身上留下多少风雨沧桑的痕迹,伴随她的,似乎只是宁静淡泊的生活。让人不由地想祝福这位受人尊敬的乡村老教师,期望她一直这么健康、安宁地安度晚年。    60+   郑焕巧60后   在职教师   郑焕巧,20世纪60年代生人。70年代恢复高考后,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师范每年都成了成绩佼佼者的选择,上不了师范的学生才会上高中。成绩优异的郑焕巧也不例外。她顺利地考取了一所师范院校,1984年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了当时的乡中学任教,当时她不过才20岁刚出头。   乡中学当时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数学老师,经常带毕业班和复读班。郑焕巧上班的那年,学校把她安排给这位老师做搭档,那位老师教数学,她教语文。   刚刚工作的两年,她负责两个班的课,每个班都有八九十个学生。学生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