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变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变迁

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变迁   摘 要:文章的作者是为中原大学的学员,后在武汉音乐学院工作。作者论述了中原大学的成立、文艺干部训练班的开办、武昌艺专的接管、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的成立、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以及“文革”后的变迁等历史。   关键词:中原大学;文艺干部训练班;武昌艺专;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历史   中图分类号:J6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9   作者简介:刘松慧(1929~),女,原中原大学文训班辅导员、中南文艺学院干事、湖北艺术学校人事科科长、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党总支书记,1984年离休(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9-10   我是中原大学六·二四第一批学员,一直在艺术院校工作,现为武汉音乐学院离休干部。我向母校汇报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成立和发展变迁情况,以便与新老校友交流。   一、中原大学成立于河南省宝丰县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6月22日第一次解放了河南省会开封市。当时开封大、中学校师生及社会青年300余人踊跃报名参军,参加革命(其中还有河南大学教授嵇文甫、王毅斋、罗绳武等)。6月24日在华东野战军政治部赖少其等解放军同志的护送下,我们连夜撤离汴梁城,日夜兼程、迂回行军、长途跋涉约半月余,7月中旬到达刚刚建立起来的解放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人民政府、中原军区所在地宝丰县。   这时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决战的第一年,也就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前夕。中原解放区是全国解放战争最重要的后方,要全力以赴地从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和新区建设,因而需要大量的干部和各种人才。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当机立断,决定以这批学生为基础,就地创建‘抗大”式的革命大学——中原大学,以学习政治理论、改造思想、树立革命人生观的短期训练班的学校,培养革命发展急需的干部。中共中央很快批准了这个决定。   7月,以陈毅为筹备主任,张际春等为委员筹建中原大学;8月2日在宝丰广场“八一”建军节大会上,刘伯承同志宣布“正式成立中原大学”。开封来的这批青年佰成了中原大学首批学员,编为四个大队,一个研究班,立即投入紧张的学校生活。   1948年11月,一、二大队及研究班提前毕业。当年10月,开封第二次解放,三、四大队学员随校行军,长途跋涉。当年12月,迁回开封河南大学校址,不久也毕业了。   二、开办文艺干部训练班   1948年12月初,为开辟中原地区文艺工作,以崔嵬为领队的一支由14名文艺干部组成的工作队由华北大学南下至解放后的开封中原大学,成立中原大学文艺研究室。崔嵬为主任,下设音乐、戏剧、创作三个组加一个美术干部。14名文艺干部有崔嵬、何延(女)、胡斌(女)、张星原、李冰、迪之、穆毅、张晚、朱天、迟轲、王述询、羊翠、彭枫、辛坚。文研室于12月8日招收学员,成立文艺干部训练班,每期三个月,培养普及文艺干部和文工团员。至1949年5月先后招收了三个班262人(文训二班系某部队京剧训练班)。毕业学员除少数在开封当地分配工作外,大部分组成中原大学文工团随军南下。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中大文研室和中大文工团于17日进入武汉市,住在汉口慈善会。这些同志全部参加了军管会,除搞文教接管工作外,还搞文艺宣传工作,配合接管时期的宣传任务。中大文工团在武汉街头扭秧歌、打腰鼓、唱歌、演活报剧来庆祝淮海战役胜利,支援渡江胜利,宣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法三章》等,对安定人心、恢复生产起了积极作用。这时,在开封又招收了文训四班,也南下武汉,在武汉还培训了武汉青委文工团全体团员,为文训四班二队。   三、接管武昌国立体专和武昌私立艺专   1949年5月下旬,中原大学文研室和文工团根据军管会的指令,正式进驻武昌两湖书院旧址(体专校址),我们接管了武昌国立体专,体专师生都走了,只是接收了个校园、一点图书、桌椅板凳和几个工人(方洪宾、蔡长江、胡忠林、理发师老李等)。前院有四座对称的两层楼房(应为古迹)、一个礼堂(原来是个文庙,祭孔的地方,后来体专把它改成礼堂)。礼堂前面是一个长方形的平房,两边有两个对称的小平房,中间是个小院子。往后走,过一个小桥,右边是游泳池,左边是个大湖,直走是个大操场。过了小桥往左拐,又过一个小桥,小桥右边也是湖,就是现在的操场。再往前走右边台阶上有一座平房,原为体专的校长室,1949年曾是中原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男老师单身宿舍和学习开会的地方,1950—1953年曾是院长崔嵬和副院长俞林两家的宿舍。   1949年6月,武昌私立艺专因无力续办,请求接管。该校因抗战胜利后无校址。当时文研室决定穆毅代表军管会接收了武昌私立艺专(无任何校产,只有一点档案),校长是张肇铭(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