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次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机理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刺次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机理探讨

深刺次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机理探讨   【摘要】 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分析,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深刺次?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为其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次?穴;机理探讨;中风;便秘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88-02   次?出自《针灸甲乙经》,最早在《素问?骨空论》中有“八?在腰尻分间”的记载。次?的应用古代主要记载了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腰腿痛等,如《针灸甲乙经》记载“腰背寒,次?主之”,《针灸大成》指出“(次?)主小便赤淋,腰痛不得转摇,急引阴器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心下坚胀,疝气下坠,足清气痛,肠鸣注泻,偏风,妇人赤白带下。”现代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将次?的主治有了进一步的发挥,还常用于治疗疝气、脱肛、久咳、久泄、便秘等的治疗[1-2],但对其治疗机理探讨较少。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深刺次?穴用于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机理探讨如下:   1 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便秘一症虽在大肠,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情志有密切关系。《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即肛门)亦为五脏使”,指出魄门的启闭功能受五脏之气的调节,而其启闭正常与否又影响着脏腑气机的升降。中风的病位在脑,其病机本质为气血逆乱。脑为元神之府,其位最高,为周身气血升已而降之所。中风后便秘的发生正如清?王清任云:“既得半身不遂之后,无力使足动……,如何有气到下部推大便下行?大便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瘀血停滞,肠道传导失常而便秘。《济生方》中又指出:“素问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平居之人,五脏之气,贵于平顺,阴阳二气,贵于不偏,然后精液流通……摄养乘理、三焦气涩、运掉不行,于是乎壅结于肠胃之间逐成五秘之患”。因此,中风后脏腑功能失调,气虚血瘀,津液不畅,气滞壅结于肠胃而发便秘之症。   2 中医学对次?治疗便秘的机理论述   次?穴系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为督脉、冲任及足少阴肾经之所过,膀胱经的经别下尻5寸,别入于肛。唐代《千金???》中记载“大小便不利,灸八?百壮。”《针灸大成》指出“(次?)主肠鸣注泻”均指出次?对大便失调有调节作用,刺激次?穴,可调节脏腑之气化功能,具有益肾气,清利下焦积滞、疏导水液,健脾除湿,泻热宣畅,鼓动大肠传导之功。《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主二便,且太阳经和足少阴肾经相为表里,中风便秘患者多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虚血瘀,津液不畅,气滞壅结于肠胃所致,次?穴属膀胱经,针刺次?穴可以调节膀胱气化功能,调节津液分布,达到疏通经气、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进而气血行,阴阳调和。   3 现代医学对次?穴治疗便秘的认识   次?穴区位于第二骶后孔,其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第二髂神经后支的肌支分布,而骼神经八孔及其旁侧所传出的神经内支配子宫、膀肤、直肠等盆腔脏器,外分布于前后二阴,排便的低级中枢(S2-S4)就位于此处,能通过刺激神经根所传出神经,被动引起盆底肌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增加二者之间的协调功能,从而调整排便反射[3],治疗便秘[4]。研究发现[5],控制胃肠道的自主神经自胸6-腰2、骶2-4发出,并在体表相应区域形成投射关系,刺激相应区域对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调节排便反射。有学者试验证实[6],刺激此处使左1/3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肛管的神经纤维被刺激,导致直肠收缩,改善乙状结肠蠕动,盆底括约肌力量增强,纠正盆底的不恰当松弛,减少便秘的发生。此外,骶神经根从骶后孔处穿出,受电刺激后兴奋了传入纤维,经脊髓和脑桥反射后再作用于盆腔器官,从而调整尿便反射。排便动作受大脑皮层及腰骶部脊髓内低级中枢的调节,可刺激低级中枢向上传导,这就导致了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高又会使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而胃肠主要是由平滑肌构成,其兴奋机制主要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减弱,必然导致胃肠蠕动的减慢和减弱,肠蠕动的减慢、减弱则会导致大便滞留时间的延长,从而引起便秘的发生。因此,调整神经功能,使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促进平衡的恢复,就成为治疗便秘的关键。   4 深刺次?穴治疗便秘的机理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感应通过一定的方向和距离,到达患处,疗效较好,即为气至病所。次?穴位于腰骶部,骶骨前方即是直肠,通过深刺次?穴,即能起到近治作用,通过针感传导间接刺激病变部位。《内经?灵枢》中载:“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深刺次?穴,直接作用于人体深部的分肉之间,此处经气旺盛,气血充足,深刺即能引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