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周宜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学-周宜强

中药学的概念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周宜强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明清本草记载3000种,至目前已整理出8000种之多。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常用的中药484味,应掌握150种、熟悉150种,了解128种。 中药学的渊源 一、??? 先秦——秦汉时期: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出现一些中毒和死亡的现象,故有神话传说的神农百草之滋味……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如:云南白药) 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该书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共收载药物365种,按药物的有毒无毒,养身延年,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记载的药物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痈,半夏止呕,茵陈退黄等。 二、隋唐——金元时期——明清 唐代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如《唐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夜盲症和改善视力的经验;《本草拾遗》记录了人胞作为强壮剂的效力,而用羊的甲状腺、鹿的甲状腺治甲状腺病。则见于《千金方》,酵母制剂在公元前即有记载。到了唐代已普通用于医药。 宋代国家药局的成立(惠民局)地点开封,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例如,秋石是从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它的制备方法最早见于《苏沈良方》。 明代的伟大药学家李时珍14岁研药,享年75岁,历时27年编成了《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本书17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三、中药的产地、炮制、性能 1、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在我国纵横万里大地、江河湖泽、丘陵平原以及辽阔海域,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差别很大,甚至完全不同。 例如河南四大怀药(怀牛膝、菊花、地黄、山药) 东北人参、三七(云南滇三七)四川的川贝、川黄连、密二花等地道药材。 2、炮制(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附子、川乌、 草乌、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能降低其毒性。 巴豆、续随子泻下作用剧烈,宜去油取霜用。常山用酒,炒可减轻其催吐的副作用。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常常加入一些辅助药材拌和。辅助药材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 如蜂蜜、酒、姜汁、胆汁等 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经止痛作用。炒玄胡、香附能增强止痛作用。姜汁炙可加强止呕作用,如姜川连、姜竹茹等。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之需要。 药物的某些性味功能,在某种条件下不一定适应临床应用之需要,但经过炮制后,能够适应病情需要。 例如:吴茱萸其性味辛热燥烈,宜于里寒之证,若用黄连水拌炒,或甘草水浸泡,去其温烈之性,对于肝火犯胃之呕吐腹痛,亦常用之,生地本为甘苦寒之品,长于清热凉血、经入黄酒反复蒸晒后而为熟地,其药性微温而以补血见长。首乌生用能泻下通便,制熟后则失去泻下作用而专用于滋补肝肾。 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种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一般来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补散寒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