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史6.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散文史6

第四章 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 以韩柳为首的古文运动是中唐重要的文学现象,反对南北朝以来流行的骈文,号召恢复先秦两汉以来的散文传统。表面上是有复古倾向,实质是一次文体的革新,也是一次思想运动。他们提倡古文是为了发扬儒家之道。文学上主张词必己出,陈言务去,文章朴实简洁,文从字顺。 代表性的作家韩愈、柳宗元、吕温、刘禹锡、李翱、皇甫湜、樊宗师、李汉等人。 从贞元十一年到长庆四年,是古文运动的高潮阶段。 古文运动的原因 一)、时代和社会原因 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 古文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文体改革来宣扬儒家之道。 二)、文学自身原因 骈文弊病:第一,是骈体文的过度膨胀。第二,是骈体文的束缚越来越严重。第三,对文章形式的极度讲究,大多数人只能靠套用陈旧的程式、典故、语汇来写作。 第三节 韩愈 《昌黎先生集》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的古文理论 1、文以明道。 理论的核心。 “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 提倡“道”的目的:一是反佛老,二是反藩镇割据,强化中央政权。 2、气盛言宜。 古文创作与作家思想修养的关系。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孟子“养气”理论和曹丕“文以气为主” 3、不平则鸣。 古文写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4、陈言务去。 古文语言的要求和主张。 一方面独创,铲除陈词滥调,大胆创造表达自己思想的新词汇新语言;一方面文句要妥贴流畅,符合语言规范,文从字顺。 弱点: 提倡古道,成为贬低散文艺术性的滥觞; 词必己出助长了文字奇崛艰涩的一面。 韩愈的古文内容 1、议论文。包括哲学论文,如“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政治论文,如《守戒》、《师说》、《讳辨》 ;杂论,如《杂说四首》(龙、医、人、马) 。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讳辩 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记体文。如《徐泗濠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蓝田县丞厅壁记》;《燕喜亭记》,《新修滕王阁记》;《张中丞传后叙》 3、应用文。 赠序:《送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送浮图文畅师序》。 书启:《答李翊书》、《与崔群书》、《上宰相书》、《与袁相公书》。 碑志祭文:《柳子厚墓志铭》、《祭十二郎文》。 表章:《论佛骨表》。 张中丞传后叙 元和二年四月十叁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後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於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公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且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