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AIPAD摄影再现转机端倪.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 AIPAD摄影再现转机端倪

2013 AIPAD摄影再现转机端倪   如果说摄影因数码技术推翻其胶片技术可作为证据的再现功能曾经处在危机中,那么,今年4月4日在纽约花园大道军械库开幕的国际摄影艺术经销商协会(AIPAD)展销会,似乎可以看出摄影再现正出现转机的端倪。今年,有来自美国各地以及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日本、中国、以色列和阿根廷的82家重要画廊参展,除了展出19世纪摄影术发明之后利用各种制作方法创作的老照片,以及20世纪初现代摄影出现后的著名摄影家经典照片之外,许多画廊都展出进入21世纪后年轻艺术家利用数码技术制作和再现的新媒介作品。明显能感受到,虽然有一些艺术家选择返回到摄影发明之初的工序来强调摄影手工艺术,以便逆数码技术的大潮而动,不过,更多的摄影艺术家正开始利用当下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媒介和新手法探索摄影新的疆界,并正在出现一些既传承摄影的各种传统,又开拓摄影新视野的作品。   从传统工艺到数码技术   纽约著名的大卫?兹沃纳画廊(David Zwirner Gallery)在进入军械库大门正对的摊位展出詹姆斯?韦林(James Welling,1951年-)的观念艺术作品个展。作为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 “图片一代”的主要成员,韦林一直利用摄影媒介的可能性来探讨抽象与具象、材料与暗喻、场地与记忆、光线与色彩,以及控制与随机等问题。他的成名作“锡箔纸”系列便是通过大画幅相机拍摄揉皱的锡箔纸来产生海洋、山脉、沙漠和地图等幻象,仿佛是从天空中航拍这些自然景观的黑白照片;他的“新抽象”系列是在暗房中,将预先剪裁好的细长条纸板随机扔到放大机底下的相纸或高反差的胶片上制作光影照片,之后将这些照片扫描成20×24的底片再放大成抽象的作品,体现出摄影与表演之间的联系;他的最新作品“液体的动态”系列是通过将彩色相纸上的水迹制作成光影照片,之后,再将它们扫描成数码档案,利用Adope Photoshop软件修改颜色,产生出如同中国水墨画的效果。韦林的作品证明摄影再现存在无数的可能性,并为今年AIPAD定下了摄影再现正同时朝着挖掘传统工艺和数码技术潜力的两个方向发展的主调。   埃德温?霍克画廊(Edwynn Houk Gallery)展出美国著名摄影家萨丽?曼(Sally Mann,1951年-)在自己骑马摔伤后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湿版自拍像组照,以及法国年轻摄影家瓦莱丽?贝林(Valérie Belin,1964年-)用数码技术将多张大画幅底片叠加在一起,产生出如绘画般细节丰富的影像。尤西?米洛画廊(Yossi Milo Gallery)推出美国艺术家艾莉森?罗斯特(Alison Rossiter,1953年-)用收集到的过期相纸有控制地部分放入显影液中产生黑色影像,之后将它们并置在一起,造成有趣的几何图形作品;该画廊还展示另一位美国摄影家马修?布兰特(Matthew Brandt,1982年-) “湖泊和水库” 系列新作,布兰特将他拍摄的风景照片放在他从湖泊中取回的水中数日,产生出随机的效果。该画廊也代理道格?里卡德(Doug Rickard,1968年-)翻拍谷歌街景上现成照片创作出的《新的美国图片》项目作品。   M+B画廊代理的摄影家也是处在这两个极端,其中一位摄影家是自称为“宝丽来小子”的麦克?布罗迪(Mike Brodie,1985年-),布罗迪在2003年起经常与几位年轻朋友一道搭火车旅行美国,用宝丽来相机抓拍了一组“在路上”的照片,这组作品充满了年轻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激情,宝丽来胶片特有的颜色令人产生怀旧的感觉。另一位摄影家是马修?波特(Matthew Porter,1975年-),波特利用数码技术营造出汽车飞在洛杉矶或纽约等美国大城市公路上的画面,如同好莱坞电影中的剧照,让人既感到真实可信又怀疑是否虚构。温斯坦画廊(Weinstein Gallery)提前预览两位摄影家正在进行的作品,亚历克?索斯(Alec Soth,1969年-)在完成拍摄美国隐士的项目之后,目前正在世界各地创作一个新项目,题为“诱惑者”(Siren),仍然沿用他的成名作《眠于密西西比河》的手法,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以女人肖像为主,穿插一些静物、风景和室内装饰等影像的作品;德国摄影家薇拉?卢特(Vera Lutter,1960年-)的成名作是将她在纽约的房间变成一个针孔相机拍摄反射到墙上的城市景观,该系列作品如同放大的黑白底片。目前她正在世界各地的天文台收集利用数码技术拍摄的月亮盈亏照片进行再创作。   从上面介绍的几位摄影家作品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的摄影家或是返回到传统的工艺程序、拍摄工具和制作手法来创作,他们仍然将摄影作品当作“物体”以便增加其物质性,来对抗数码摄影没有底片的非物质状态;或是利用最前沿的数码技术、媒介和软件来天衣无缝地产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