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珠算、珠心算发展史
珠算、珠心算发展史
第一章珠算、珠心算发展史
湖南省浏阳市珠协会长许先铁
中国珠算历史悠久。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珠算包括算具、算理、算法三个方面,它由一架设计巧妙的计算工具―珠算盘和一整套指导运算的原理、程序和方法所构成。珠算作为科学技术,同其他发明创造一样,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科学发展的结晶和成果。中国珠算的发明和长期以来的普及应用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珠算本身也在迅猛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从珠算教育、到三算结合教学发展到现在的珠算式心算(简称珠心算)教育,不仅有独特快速的计算功能,还有良好的教育启智功能。中国珠心算教育20年的发展历程,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特别近十多年以来,中国珠算心算教育正以稳健的步伐向世界发展,1996年10月8日首届世界珠算大会在山东维坊胜利召开,2002年10月28日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宣告成立,2004年8月14日第一届世界珠心算大赛在上海浦东成功举办。2007年8月18日第二届世界珠心算比赛和学术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2009年8月16日第三届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世界珠心算比赛在中国天津举行。
第一节珠算、珠心算发展历程
珠算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的五大发明之一。
中国珠算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称有梁穿档算盘为现代算盘,以前的算盘称古算盘。珠算产生的年代,从1976年陕西岐山出土的古算珠,可推断远在周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史书记载,陕西歧山是古周原遗址,是我国西周王朝的发祥地和建国基地。1976年3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古周原中心区的奇山县京当乡发掘一座西周早期大型完整的宫庭建筑基地,出土青黄两色共90枚陶丸古算珠,以黄泥为原料手捏烧制而成。青色20枚、黄色70枚,根据考古专家鉴定,是迄今为止发现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古算珠实物。
周代陶丸虽是我国发现早期的珠算工具,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最早的珠算工具不是陶丸,而是石珠。据万年文明史的最新说法,石珠珠算早在夏代之前就用珠算手段了。假如我们对珠算进行分期,根占有文字记载: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著《数术记遗》,距今1800多年。1127年北宋著名大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画有算盘,赵太丞家药店框柜台上有一架15档上2下五珠算盘。算盘左边堆着帐簿,说明珠算在唐宋已盛行于市。
那么珠心算又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产生的呢?人类自有计算能力开始,就有心算产生,远古时期人们利用木枝、石子进行计算,若一时无木枝、石子,简单的计算便可在脑中用木枝、石子的映象进行计算,这就是心算。老子曰:善数不用筹策。就是说善于计算的人熟练到一定程度,不用筹策计算工具,摆脱算具,而专心算完成。到了明代(约十五世纪)中后期,筹算在社会上已基本尽迹,而让位于珠算。人类历史上曾在很多国家出现过形式不同的算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各种形式的算盘都先后消亡,唯有中国算盘巍然独存,领略千古,历数千载而盛行不衰。
宋代有个桑弘羊。13岁就聪明过人,擅于心算,被汉武帝欣赏,进进宫中给天子做侍中(中军),由于他具备心算的特殊技能,汉武帝便叫他治理和计算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由于他有超常的心算能力,果然后来成为治国大臣,使西汉成为亚洲强国。中国珠算之所以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而未被淘汰,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珠算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起源的
我们知道:在世界科学史上,天文和数学,都是以中国为最古老,天文与本题无关,数学确是最优秀文化,数学计算是一切科学发展的基础,不借助数学计算,任何科学和经济发展都无从谈起。中国数学的精华是回纳。约公元11世纪前,当时我们的古数学就进步到了回纳的数理。对比现代西方的数学,讲究向外演绎,越算方法越多。中国的文化是讲回纳的,就是把很多的公式,方法一个一个回纳起来,最后回纳到(0― 9)十个数,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只是加与减。一加一减就哲学的观点而言,宇宙的万物,不是增加,就是减少,没有第三种现象。在加、减中蕴含着乘除法因积数之间的关系。由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递位迭加),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递位迭减)。可见一加一减包含了所有数学的计算,如凑数补数、正数负数、整数小数,总之一切计算思想技巧,尽在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古算,中国原始的计算工具主要有筹算和珠算等。筹算为原始计算工具木枝的延伸;珠算为原始计算工具石子的延伸。由于两者算法一致,所以并存时间很长。历史上与珠算并行的有多种算具算法,《数术记遗》中,记述了我国汉代已出现和应用过的有13种计算工具和14种计算方法,其中包括心算。由于珠算具有构造简单、本钱低廉、使用方便、计算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