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研究进展.docVIP

个体化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体化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研究进展

个体化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研究进展   【摘 要】肿瘤是目前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分子特异性和选择性,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现对近年来个体化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回顾各类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特点,提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应用中的问题:如药物毒副作用、个体化治疗与生物标志物,以及疗效评价等。   【关键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个体化治疗;生物标志物;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43-02   肿瘤作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段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生物学治疗的一个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是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里面的某一个蛋白家族的某部分分子,或者某一个核苷酸的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结合致癌位点发挥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1]。相对于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手段,分子靶向药物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个体化药物治疗又称个性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是一种基于个体的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信息,根据特定人群甚至特定个人的病情、病因以及遗传基因,提供针对性治疗和最佳处方用药的新型疗法。在肿瘤疾病中,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患者间的差异,临床上也常出现明显的药物个体反应差异,即使采用分子靶向药物也会产生用药不当或用药过度问题,因此采用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2]。   1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   自从癌基因依赖模型思路被提出后,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引起了研究者不断探究的兴趣,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为作用靶点,在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1.1 抗EGFR分子靶向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代表性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厄洛替尼(Erlo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已被FDA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间质肿瘤以及胰腺癌等的治疗。TKI作用于EGFR的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区,阻止EGFR自磷酸化,阻断下行细胞信号的转导,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另一类是抗EGFR分子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马妥珠单抗(Matuzumab)、扎鲁目单抗(Zalutumumab)等,其主要机制是作用于受体的胞外区以阻断配体与其结合,可以与EGFR胞外受体功能区特异性结合,以阻断受体的激活及诱导EGFR的内吞,从而阻断下游信号转导。   1.2 VEGF/VEGFR分子靶向药物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 (VEGFR)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所以可以通过阻断或干扰VEGF/VEGFR信号传导通路来控制肿瘤生长。代表性药为贝伐珠单抗 (Bevacizumab),该药为重组人IgG1单克隆抗体,选择性中和VEGF,阻断其对VEGFR1与VEGFR2的作用,产生破坏肿瘤血管,阻止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缩小肿瘤体积,同时还能增加血管通透性以促使更多的化疗药物到达肿瘤部位,达到抗肿瘤作用[3]。   1.3 抗Her-2药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最重要的成员之一,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黏附、迁移及分化。代表药赫赛汀(Herceptin)是一种针对Her-2蛋白的高纯度重组DNA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地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细胞外部位,通过将自己附着在Her-2上来阻止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在Her-2上的附着,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4]。   1.4 抗c-Met药物   c-Met激酶是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肝癌、胃癌、卵巢癌、神经胶质瘤、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组织中呈现异常的高表达、突变或活性改变。以c-Met激酶为靶点而开发的抑制剂对c-Met活化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以及c-Met依赖性肿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